簡介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建院于1958年2月24日,是北京市醫院管理局直屬,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三級甲等醫院,是首都醫科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也是北京市醫療保險A類定點醫療機構。
醫院現為一院兩址(本部和西院)。醫院總占地面積10.28萬平米(本部5.08萬平米;西院5.2萬平米),建筑面積21萬平米(本部15萬平米;西院6萬平米)。床位1900張(本部1400張;西院500張)。固定資產(原值)240154萬元。職工3964人。年門急診量約373萬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7萬余人次,手術約2.8萬余例次。
醫院擁有先進的大型醫用設備,包括1.5T和3.0T核磁共振成像系統、PET-CT、256排斷層螺旋CT、全自動生化流水線、全數字直線加速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X線機、數字化彩色超聲波診斷儀、平板數字胃腸造影機等國際一流的醫療設備。擁有國際一流檢驗檢測設備50余臺,可開展臨床檢驗項目近400項,并具有親子鑒定等社會委托檢測的資質。
本部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工人體育場南路8號,(北京中心商務區(CBD)西北側),郵政編碼:100020, 聯系電話:010-85231000;西院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京原路5號(北京長安街與西五環交接處南側700米),郵編:100043 ,聯系電話:010-51718999;咨詢臺:51718135(白天)。
醫院網址:
二、醫療研究機構
醫院下設以下醫療研究機構: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市高壓氧治療研究中心;北京市職業病與中毒醫學中心;北京市化學中毒救治基地;國家化學中毒救治基地臨床部;北京市器官移植中心;北京市多發性骨髓瘤醫學研究中心;北京市病案質量控制中心;北京市臨床檢驗中心;北京市法醫物證鑒定中心;首都醫科大學心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醫科大學泌尿外科研究所;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或健康合作中心;衛生部疝和腹壁外科培訓中心;國際肺血管病中國中心;衛生部心血管介入培訓基地;北京市呼吸和肺循環疾病重點實驗室;北京市高血壓研究重點實驗室;國家心血管病學重點學科。
三、醫療特色學科
醫院的呼吸病學學科是教育部國家重點學科;并有呼吸科、心血管內科、急診醫學科、麻醉醫學科、危重癥醫學科、職業病科、護理學科、檢驗學科等8個國家臨床重點???。泌尿腎病中心、高壓氧科等特色???,腎、肝、肺器官移植等技術,在北京乃至全國具有影響力。
呼吸病學科的優勢領域:肺血栓栓塞癥、胸膜疾病、呼吸衰竭與呼吸支持技術、慢性阻塞性肺?。–OPD)與肺心病、間質性肺病、睡眠呼吸障礙與呼吸控制異常、戒煙與健康關系問題。
心臟病學科的優勢領域:融心內科、心外科為一體,具有較強的心血管介入優勢。急性心肌梗死治療手段先進,心律失常介入治療具有較強實力,冠脈外科發展較為迅速,高血壓發病機制有重要發現,繼發性高血壓診治達到新高度,心力衰竭治療系統化,并建立普及健康教育的生命網,改變服務觀念。
泌尿病學科的優勢領域:以腎移植為重點,輔有90臺血透機的透析中心。普泌專業設有相關重點發展的亞專業,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排尿功能障礙、男科疾病?!秶H移植與血液凈化》雜志落戶在該院泌尿中心。
高壓氧學科的優勢領域:全國最早擁有高壓氧艙。目前設施先進,CO中毒救治等居國際之首。1999年成為北京市衛生重點扶植學科,目前已成為我國高壓氧科醫學臨床治療基礎研究信息交流和人員培訓的中心。高壓氧醫學科是亞太潛水與高壓氧醫學會中德(國)高壓氧醫學合作中心的掛靠單位,同時也承辦中華航海醫學與高壓氧醫學雜志。
職業病與中毒醫學學科的優勢領域:擁有50余年的發展歷史,擁有北京市職業病與中毒醫療中心、北京市化學中毒救治基地和國家化學中毒救治基地臨床部。
器官移植學科的優勢領域:具有肝移植、腎移植、肺移植資質,是全國器官移植種類最多的醫院之一。
急診醫學學科的優勢領域:是國內第一家實行一站式服務的急診科,于2001年率先在國內對急危重病患者進行A、B、C分診分層分區救治模式以及醫護人員A、B、C工作模式,是國內第一個開展亞低溫治療、CRRT治療、經皮氣切、血流動力學監測、纖支鏡診斷的新技術新業務,是國內第一個建立胸痛(急性心肌梗死進行PCI)綠色通道的急診科,以后相繼有急性腦卒中、創傷急救中毒急救綠色通道,在急診流程、新技術應用、心肺復蘇、膿毒癥研究方面居國內領先水平,有國內獨有的應對突發化學污染事件的洗消設備和突發傳染病的隔離設施及大批傷員的分層分區救治區域。是衛生部急診醫學教育合作項目培訓基地和北京市急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培養了多名優秀博士、碩士。2012年國家臨床重點??圃u審中獲得第一名。
麻醉醫學學科的優勢領域:醫院共有中心手術室24間,PACU共9張床位,每年完成各類手術麻醉2萬余例。疼痛門診有??圃\室和治療室,實行全日制開放。手術室外開展內鏡、生殖醫學中心和介入診治的麻醉。為北京市衛生計生委住院/??漆t師培訓基地,承擔首都醫科大學五年制、七年制醫學生臨床教學。承擔多項科研項目,同時作為國家臨床藥理試驗基地,承擔多項藥物臨床試驗工作。主要開展麻醉與腦功能的研究、器官移植麻醉與危重癥監測、疼痛治療的臨床與基礎研究。
危重癥醫學學科的優勢領域:擁有內科ICU體系(包括呼吸ICU、心內科ICU、神經內科ICU)、外科ICU體系(包括SICU、神經外科ICU、心外科ICU)、急診監護體系及新生兒等??艻CU體系。在國內較早地開展并系統地建立了規范的呼吸支持和氣道管理技術以及呼吸力學、氧動力學和氣體代謝分析、血流動力學(PiCCO、Swan-Ganz、APCO)、微循環(SDF)、顱內壓與腹腔內壓監測、床旁超聲(心功能及容量反應性評估、腎血流及腎阻力指數監測等)、床邊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肺復張技術、血液凈化治療(置換液在線生成、CVVHDF、SLED、MARS、白蛋白透析、血漿置換、血液灌流等雜合式血液凈化技術)、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等監測和診治技術體系,重點對急性腎損傷、嚴重創傷、膿毒癥、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器官移植、產科疾病等重癥的搶救技術進行了規范和研究。對呼吸機依賴、嚴重水電解質紊亂、胃腸道功能監測與營養支持、鎮靜與鎮痛、亞低溫治療、低溫患者復溫、肺部扣擊物理治療、人工氣道聲門下吸引、俯臥位通氣等醫護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檢驗醫學學科的優勢領域:集醫、教、研、防于一體的綜合性實驗診斷平臺,是北京市臨床檢驗中心及衛生部醫學參考報檢驗醫學頻道編輯部所在地,也是北京市多發性骨髓瘤研究中心實驗診斷及研究的主要基地。擁有國際一流檢測設備50余臺,開展臨床檢驗項目近400項,可滿足本院臨床檢測及社會委托檢測需求。于2009年通過了ISO15189醫學實驗室認可及美國病理家協會(CAP)實驗室認可。2013年成立美國病理家協會-北京朝陽醫院培訓中心,主要負責臨床檢驗標準化、規范化培訓工作。
感染與臨床微生物學科的優勢領域:在國內率先實現感染臨床和微生物檢驗捆綁式發展,病房主要收治各種感染性疾病。其中,以發熱原因待查和疑難呼吸道感染診治為臨床特色。該科微生物實驗室負責全院病原診斷工作,非典型病原體和呼吸道病毒分子診斷已經成為該科品牌和有國內影響力的檢驗項目。5年來,該科相繼承擔國家級課題十余項,課題經費1500余萬元。發表SCI論文50余篇,獲得北京市科技成果一等獎一項。
四、醫院重點發展的技術
臟器支持技術、器官移植技術、微創手術技術、介入治療技術、人工假體技術、人工生殖技術、分子生物學與基因診療技術。
五、科研工作
先后承擔著國家“十五”和“十一五”科技攻關課題、國家863計劃項目、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SARS防治緊急科技行動項目、國家禽流感防治專項基金項目、衛生部科研基金項目及教育部、人事部和北京市等多個科技攻關課題及項目,年獲得科研基金約5000萬元,年均發表論文數約600篇,其中SCI論文近170篇。多次榮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勵。
醫院承辦《中國病案》、《國際移植與血液凈化雜志》、《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心血管微創醫學雜志》等核心期刊。
六、教學工作
首都醫科大學呼吸病學系(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呼吸病學系)、首都醫科大學急診醫學系、首都醫科大學麻醉學系、首都醫科大學核醫學系、首都醫科大學骨科學系、首都醫科大學血液病學系、首都醫科大學風濕病學系七個學系設在該院。醫院承擔著五年制、七年制和留學生六年制的臨床教學; 19個博士研究生培養點、26個碩士研究生培養點的工作;有碩士生導師65人、博士生導師33人。承擔護理中專、大專、本科教學工作。有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北京市衛生計生委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24個,承擔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等多項教學任務。有國家級、市級、區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80余項。
七、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
自2011年6月起,醫院作為公立醫院改革的綜合試點單位,承擔的各項改革試點任務主要是:建立法人治理運行機制、推行醫藥分開、開展醫保付費機制和財政價格補償機制改革,持續優化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模式。
建立法人治理結構,院外理事促進醫院改進服務提高公益性。2012年7月5日,在所屬醫院首家成立理事會,11月,市醫管局派駐3名監事,行使監督職能。以理事會為核心的法人治理結構實現了公立醫院所有權和經營權兩權分離的委托代理關系,構建起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權力運行機制,提高了科學決策的水平,保障了醫院的公益性。
2012年9月1日啟動“醫藥分開”試點工作。取消藥品加成、掛號費、診療費,設立醫事服務費。通過一年的醫藥分開改革試點,強化合理用藥,實現患者減負,醫?;鹂沙惺?,醫院收益不減的良好效果。
2011年啟動醫??傤~預付制、按病種分組付費(DRGs)等醫保付費機制改革試點,制定并完善臨床路徑和診療規范,促進規范醫療行為,次均費用和藥占比實現下降,醫療費用增長勢頭得到合理控制。醫務人員合理檢查、合理治療的意識普遍增強。
創新服務模式,優化服務流程,通過開展預約診療、分時段就診,掛號-收費窗口、中西藥取藥窗口“通柜式”服務,實施無假日門診與夏時制門診,建立醫療聯盟等措施,門急診服務掛號、交費、候診時間“三長”顯著縮短,使群眾獲得更便捷、更優質、更具人文關懷的醫療服務。
八、醫院榮譽
十余年來,醫院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四項,分別是《呼吸衰竭的發病機理與治療研究》(2009年)、《提高我國肺血栓栓塞癥診療水平的系列研究》(2008年)、《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的臨床與基礎研究》(2006年)和《直接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評價》(2000年)。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CHEST和Circulation Research等國際醫學權威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數篇。
此外,該院還榮獲多項由全國總工會、國家衛生計生委、北京市衛生計生委等上級主管部門評選和頒發的榮譽。如:近十年來,該院多次榮獲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授予的“首都精神文明單位”與“首都衛生系統精神文明單位”榮譽稱號;曾獲全國總工會頒發的“全國模范職工之家”、“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工人先鋒號’”;電視片《天使老人司堃范》榮獲市委組織部北京市第八屆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評比人物片一等獎;《健康博客》獲北京市優秀基層黨建工作創新項目;榮獲中共北京市委、市人民政府評選的“首都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和北京市公安局頒發的集體嘉獎; 2011年、2012年連續兩年獲得衛生部醫管司和健康報社授予的“醫院改革創新獎”。
地址 :
院本部:北京市朝陽區工人體育場南路8號;京西院區:石景山區京原路5號
行車路線 :
行車路線(外地患者):火車站路線:從北京站出發,乘126路在東大橋路口東下車,步行至醫院;從北京西站出發,乘320路換乘地鐵1號線,在東單路口北換乘110路在朝陽醫院下車;
行車路線(本地患者):乘坐公交43路、118路、403路在朝陽醫院下車
電話 :
010-114,010-51718999(京西院區),010-85231212(門診辦公室),010-85231000(查號),010-114(預約掛號)
北京朝陽醫院自1993年開展神經介入治療,歷經近20年的長足發展,診療技術日臻完善。為了使該專業更好地發展,向患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在醫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神經介入科。
神經介入科是以神經介入技術為龍頭,并結合其它相關外科診療手段的專業科室。神經介入醫學是“神經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治療技術主要包括血管內栓塞術、血管成形術和血管內藥物灌注術等。其最大優點是微侵襲、療效確切、并發癥少,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神經介入科是一個剛起步的科室,也是一個充滿朝氣的科室??剖矣芍愿兄x院領導的大力支持,同時也殷切期盼兄弟科室的幫助與扶持,為共同鑄就朝陽醫院美好的明天而奮進。
學科帶頭人介紹
孫永全,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神經介入專家委員會委員。從事神經介入工作20年,對血管性疾病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截止目前,共完成神經介入診療病人2000余例次,惠及全國各地患者,并積極推動國際技術交流,在神經介入領域有著較高的知名度。同時作為微創顱內血腫穿刺引流技術,顱內穿刺引流器的專利發明人之一(此項技術獲得了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首次將介入技術與微創血腫穿刺技術進行了結合,在顱內出血性腦血管病的治療上取得了良好療效。
1958年朝陽醫院建院,呼吸科作為大內科一個專業學組開展常規工作。在著名內科學、呼吸病學專家翁心植院士的領導下,1985年正式成立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在翁心植院士、王辰教授等學科領軍人的帶領下,學科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已逐漸發展成為呼吸醫學領域集醫、教、研、防于一體的現代診治中心與人才培養基地?,F任科主任施煥中教授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等多項獎項,多年一直從事肺部免疫相關疾病的臨床與科研工作。
本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首都醫科大學呼吸病學系主任單位、首都醫科大學碩士、博士研究生培養點及博士后流動站。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世界衛生組織(WHO)煙草或健康合作中心、北京市呼吸與肺循環疾病重點實驗室、以及北京呼吸與危重癥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多家學術機構設在本學科。
一、人員結構:
醫生:53人,其中主任醫師13人,副主任醫師16人;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12人。護士:140人,其中副主任護師3人,主管護師16人。技術員:11人。
二、科室規模
本部床位數:219張,其中RICU16張,普通病床198張,睡眠床位5張。
三、醫療特色
本學科在重視各亞專業的均衡發展以提升三級學科綜合實力的同時,結合國家需求、當前呼吸學科發展趨勢與自身特長,在肺栓塞與肺血管病、呼吸衰竭與呼吸支持技術、呼吸系感染與新發呼吸道傳染病、臨床戒煙干預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胸膜縱膈疾病診治等多方面形成了自己顯著的臨床特色。
四、教學工作
科室每年承擔約100名本科生、15~20名碩士生、4~6名博士生的教學任務;合作培訓部每年以接受進修方式完成約80名呼吸??漆t師、30~40名危重癥醫學??漆t師及30~40名呼吸內鏡??漆t生的培訓任務。RICU為中華護理學會、北京護理學會??谱o士培訓基地,同時也是我國呼吸治療師培訓基地之一。
五、科研工作
2009年以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際合作項目、面上項目、青年項目近20項,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1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分課題1項,衛生部行業科研專項1項,省部級課題33項,總經費共5794萬元。2008年以來獲國家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項,中華醫學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在國際主流醫學雜志如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內科學年鑒(Annalsofinternalmedicine)、美國呼吸與危重癥醫學雜志(AmericanJournalofRespiratoryandCriticalCareMedicine)、美國胸科雜志(Chest)及危重癥急救醫學(CriticalCareMedicine)等發表多篇文章。
六、呼吸科特色醫療
1、無創正壓機械通氣(NPPV)
呼吸科是國內最早開展NPPV治療呼吸衰竭的單位之一。經過10多年的努力,治療病例數大幅度增加,近3年每年的治療例數超過600例。由該科牽頭,先后組織過3項全國范圍內的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分別對NPPV治療早期AECOPD合并呼吸功能不全、以“肺部感染控制窗”為切換點的AECOPD呼吸衰竭有創-無創序貫通氣、NPPV治療ALI/ARDS做出了客觀評估,發現NPPV能顯著降低早期AECOPD和ALI患者的氣管插管率,大大地拓展了NPPV的應用指征;而有創-無創序貫通氣策略的實施則將AECOPD呼吸衰竭患者有創通氣時間從11.3天降至6.4天,呼吸機相關肺炎的發生率由28%降至6%,住院病死率由16.2%降至2.1%。上述相關研究結果被寫入《無創正壓通氣臨床應用中的幾點建議》、《AECOPD的機械通氣指南》《COPD診治指南》及衛生部統編《內科學》教材,并列為衛生部“面向農村和城市社區推廣適宜技術十年百項計劃”在全國進行廣泛推廣,先后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05)、中華醫學科技一等獎(2006)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9)。
2、體外膜式氧合(ECMO)
ECMO是體外心肺輔助技術的一種,能部分/完全替代心肺功能。該科從2006年開始開展此項技術,近3年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和長足的進步,為許多肺內或肺外疾病導致的有創機械通氣不能維持滿意通氣與氧合的極重呼吸衰竭患者及時明確診斷、給予治療贏得了時機,使極重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明顯提高。目前該科每年完成ECMO10例左右,現已積累了國內最大數量的應用ECMO治療極為危重呼吸衰竭的病例數據庫,系統建立了ECMO的操作規范,治療成功率50%左右,與國際水平相仿。
3、肺栓塞與肺血管疾病診治
肺栓塞與肺血管病??平涍^十余年的努力,在肺栓塞與肺動脈高壓等肺血管病臨床與防治研究及診斷治療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出臺了《肺血栓栓塞癥的診斷與治療指南(草案)》,制訂了肺血栓栓塞癥影像學診斷的技術規范,完成了關于抗凝、溶栓及診斷、發病機理的系列研究,在國際上權威雜志發表有重要影響的研究論文,使我國防治與研究工作躍居亞洲領先水平,在溶栓研究等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先后榮獲200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
本專業組在“十五””和“十一五”研究工作基礎上,在全國范圍內推動肺栓塞的規范化防治:建立遍布28個省市自治區、205家醫院參加的全國肺栓塞防治協作網;建成全國和地區性規范化診療示范中心;舉辦系列全國學術會議與規范化診療學習班,培訓防治骨干逾4000人;大力進行科普宣傳,使民眾對肺栓塞的認識有了顯著提高。
本專業組的系列工作全面推進了我國肺栓塞領域的學科與防治體系建設。我國醫學界對肺栓塞的診斷意識、臨床檢出率和規范化治療水平顯著提高,協作網中各醫院診斷病例數近年呈10-30倍增加,肺栓塞住院構成比增加近10倍,住院病死率由24%降至9%,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4、間質性肺疾病診治
間質性肺疾病因其病因多樣,發病機制復雜,診斷困難,臨床有效治療方法欠缺,成為當今呼吸科醫生面臨的最具挑戰性的一種疾病。間質性肺疾病專業組充分利用掌握該領域的先進理念和技術,結合國內的實際情況,制定了間質性肺疾病的診治流程,規范臨床診治過程,具體包括間質性肺疾病病因學、病理學診斷和鑒別診斷,病理生理學評估,合并癥評價,以及伴隨疾病和危險因素的判別。規范化診斷和治療間質性肺疾病的門診和住院患者,對患者進行定期隨訪,監測病情變化,治療效果和預后。
間質性肺疾病的診斷流程的建立極大地提高了呼吸科醫生對間質性肺疾病的認識,診斷水平顯著提高。呼吸科病房收治的間質性肺疾病患者從1999年的53例增加到2011年的近600例,其中外省市患者達到50%。間質性肺疾病專業、專家門診就診的患者也呈逐年上升趨勢,2011年達到3000余例次。以間質性肺疾病的診斷流程為基礎,以相關指南為依據,從特發性肺纖維化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的入選和治療隨訪來看,間質性肺疾病的診斷已經與國際水平相同步。
5、胸膜縱隔疾病的診治
不明原因胸腔積液和縱隔胸膜占位是臨床常見問題,其良惡性的鑒別至關重要。該科采用內科胸腔鏡、超聲支氣管鏡引導下針吸活檢以及縱隔鏡等技術,有助于患者的積極診治。同時,本專業組長期從事肺臟免疫相關性疾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通過對胸腔積液患者免疫相關研究,闡述了多種T細胞亞群諸如Th17、Th22、Th9細胞及調節性T細胞等在胸腔積液中的分布、表型和功能特征。進一步研究闡明了上述Th細胞在胸膜腔局部發生和分化的過程,發現這些免疫細胞浸潤到胸膜腔的全新機制。同時,系統探討可溶性介質如IL-27、IFN-γ、ADA及多種腫瘤標志物對于鑒別診斷良惡性胸腔積液的臨床價值,為臨床使用這些診斷指標提供循證醫學依據。
6、臨床戒煙
(1)、戒煙治療:WHO已將煙草依賴作為一種疾病列入國際疾病分類(ICD-10,F17.2),在專業治療的配合下,戒煙率可明顯提高。目前證明能夠明顯提高長期戒煙率的有效治療方法,包括戒煙的簡短建議、藥物治療、戒煙咨詢及戒煙熱線等。1996年,北京朝陽醫院開設了全國第一家戒煙門診,2010年門診時間調整為每周一至周五全天,年門診量達600-800人次,積累了豐富的臨床戒煙經驗。目前,該科的戒煙門診可開展戒煙藥物治療、戒煙咨詢及戒煙熱線服務。同時創新性的開發了戒煙信息系統,該系統可對就診患者的吸煙情況進行電子記錄,對于有戒煙意愿的吸煙者系統將自動打印一張“戒煙處方”,處方內容包括吸煙的危害、戒煙方法、戒煙門診和戒煙熱線的信息等。該系統對臨床醫生將戒煙干預整合到日常臨床實踐中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2)、戒煙熱線:戒煙熱線是一種有效的戒煙治療方法,通過電話的方式給予吸煙者進行戒煙咨詢治療。2004年,北京朝陽醫院呼吸科開設了全國第一條專業戒煙熱線。2009年,受衛生部委托將該熱線升級為全國戒煙熱線4008885531。該熱線是全國唯一的專業戒煙熱線,配備有專業咨詢人員,人工服務時間為周一至周五早8:00至下午6:00。系統自動語音服務時間為全天24小時。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戒煙熱線主叫6656次,對吸煙者進行主動電話咨詢9718次,人工服務應答率為92.0%,滿意度達99.8%。
7、呼吸內鏡下診治
作為衛生部的呼吸內鏡培訓基地,已經開展了經支氣管鏡肺減容、超聲支氣管鏡、內科胸腔鏡、熒光支氣管鏡、硬氣管鏡檢查、氣道治療等多項內鏡診治技術。同時每年為全國培養30名呼吸內鏡專業人才。自2005年7月開展尖端可彎曲電子胸腔鏡檢查術1000余例,不明原因胸腔積液的診斷率達到90%以上,死亡率0%,解決了臨床上經常遇到的診斷問題。
8、綜合肺功能測試體系
北京朝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肺功能室是國內規模最大的臨床呼吸生理實驗室之一,目前擁有普通肺功能、運動心肺功能、氣道反應性測試裝置和呼出氣一氧化氮測試系統等設備,能夠開展肺通氣、體描、彌散、脈沖振蕩、呼吸肌力、運動心肺功能、氣道激發試驗等一系列呼吸生理測試,廣泛應用于呼吸內科、胸腹部外科、兒科、婦產科、職業病評定等各個領域。尤其在氣道反應性試驗方面,建立了完備的檢測體系,能夠進行乙酰甲膽堿、二氧化碳自主高通氣激發試驗、冷空氣激發試驗、運動激發試驗等一系列氣道反應性測試,在2007年通過了國際奧委會醫學委員會和北京奧組委的審核,成為了北京奧運會指定實驗室,參與北京奧運會運動員運動性哮喘的篩查和藥物豁免申請的核準工作。目前,這一系列測試同樣廣泛應用于日常臨床工作,對于支氣管哮喘的診斷與病情監測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9、非典型病原體和呼吸道病毒核酸快速檢測技術
在2009年甲型H1N1流行期間,檢測急性呼吸道感染1000余例。在不明原因肺炎的診治過程中,除了流感病毒,還具備了檢測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狀病毒、偏肺病毒和支原體、軍團菌等引起肺炎的能力,使癥狀不典型的“不明原因重癥肺炎”診斷成功率大大提高。應用該技術還研究了社區獲得性肺炎的臨床特征、流行病學規律,重點研究了病毒性肺炎,包括甲流和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規律、臨床特征和治療。該項技術已經成為綜合醫院新發呼吸道傳染病防控的關鍵技術。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外科重癥監護病房(SICU)建立于1985年,是北京市最早建立ICU的少數幾家醫院之一。1997年,SICU正式成為外科系統的一個獨立的二級科室,陳惠德教授為第一屆科主任,曾擔任北京病理生理學會危重病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2013年,SICU成為該院一級科室,現任科主任為李文雄教授,目前擔任中國醫師協會重癥醫學醫師分會常務委員。
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目前的SICU依國際上先進的ICU建筑模式進行布局,配備有國內外先進的監測及治療設備,醫務人員由經驗豐富的專職醫師、護士及護理輔助人員組成,現已成為一個集醫、教、研為一體的科室,能救治各種復雜疾病所致的危重病人。SICU目前開放床位18張,配備醫師12名,其中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3名,主治醫師3名,住院醫師5名(博士后1名,博士3名,碩士6名,本科2名)。SICU配備護士52名,其中主管護師2名,護師19名,護師28名(本科2名,???7名)。
科室在國內較早地開展并系統地建立了規范的呼吸支持和氣道管理技術以及呼吸力學、氧動力學和氣體代謝分析、血流動力學(PiCCO、Swan-Ganz、APCO)、微循環(SDF)、顱內壓與腹腔內壓監測、床旁超聲(心功能及容量反應性評估、腎血流及腎阻力指數監測等)、床邊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肺復張技術、血液凈化治療(置換液在線生成、CVVHDF、SLED、MARS、白蛋白透析、血漿置換、血液灌流等雜合式血液凈化技術)、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等監測和診治技術體系,重點對急性腎損傷、嚴重創傷、膿毒癥、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器官移植、產科疾病等重癥的搶救技術進行了規范和研究。另外,該科對呼吸機依賴、嚴重水電解質紊亂、胃腸道功能監測與營養支持、鎮靜與鎮痛、亞低溫治療、低溫患者復溫、肺部扣擊物理治療、人工氣道聲門下吸引、俯臥位通氣等醫護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近3年來,科室每年收治各種類型重癥患者800例左右,住ICU存活率超過90%,其中,膿毒癥的的救治存活率超過80%,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救治存活率超過70%,急性腎損傷的救治存活率超過80%,急性重癥胰腺炎的存活率超過90%,肝移植圍手術期存活率超過98%。作為“北京市朝陽區重癥產婦救治中心”,每年收治外院轉入該科的重癥產婦15-25例,存活率超過95%,為北京市控制孕產婦病死率做出了重要貢獻。
科室每年舉辦2個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其中,“急性腎損傷診斷與治療及血液凈化技術進展研討會”主要培養對象為ICU醫生,每年接受培訓的醫生超過200人;“全國實用血液凈化培訓班”主要培養對象為ICU護士,每年接受培訓的護士超過80人。另外,該科是ICU??谱o士的培訓基地,每年接受進修醫師與進修護士各20名,培養重癥醫學研究生2-4名。通過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和接受進修醫務人員等方式,為國內培養了一批ICU醫生和護理人才,為推廣急性腎損傷和血液凈化技術在國內的普及應用做出了貢獻。
近5年來,科室醫務人員獲得了8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多項科研基金資助,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8篇。2010年,該科被評為第一批“衛生部國家重點臨床??啤?,代表了國內先進水平。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屬于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醫院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是國內最早創建職業醫學專業的技術機構之一,是國內職業醫學領域最具專業技術規模的技術服務機構,目前已取得9大類102種職業病診斷資質。受益于朝陽醫院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的多學科優良資源配置,受益于醫院領導的高度重視,也受益于圍繞職業病與中毒醫學學科的多學科專業協作平臺建設,醫院職業醫學學科近年來在專業方面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其職業病診斷資質項目、臨床救治規模與療效、門急診與住院患者診治數量、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等多項績效指標居國內同行業首位。
作為國家化學品中毒救治基地臨床部和北京市化學品中毒臨床救治基地,近年來成功處理一系列大型突發群體化學品中毒事件,綜合救治能力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及2009年國慶60周年慶典期間應對突發群體化學品中毒事件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毒物檢測是北京朝陽醫院職業病臨床工作一大優勢,毒物化學分析實驗室配備有氣相色譜質譜儀、液相色譜質譜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原子熒光光譜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等高端檢測儀器設備,同時配有微波消解等較先進的前處理裝置,硬件配置、技術服務能力和實驗室管理水平居國內領先地位。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婦產科生殖醫學中心,成立于1999年10月。主要從事婦科內分泌疾?。ㄔ陆洸徽{、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更年期、絕經期保健等)及不孕不育的診治工作。北京市屬綜合醫院第一例試管嬰兒就是該生殖中心成功!于2000年11月于該院婦產科出生。
生殖中心主要醫務人員均通過國家衛生部認證的國內輔助生殖醫學技術培訓基地(廣州中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生殖醫學中心、重慶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嚴格培訓并獲證書。中心領導人還曾去美國幾臺灣的生殖醫學中心進行觀摩學習。
生殖中心引進美國先進的醫療設備和技術,在輔助生育方面提供的服務包括:男、女不孕不育診療、宮內人工授精(夫精)遺傳方面設有:產前診斷、遺傳咨詢、細胞遺傳學分析等。 鑒于占地面積不足,該中心暫不開展試管嬰兒技術。
生殖中心承著“優秀是唯一的標準”的服務宗旨,將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將優質服務作為工作的標準,積極而堅定地成為本領域中世界一流的服務機構。
生殖中心特色診療
主要從事婦科內分泌疾?。ㄔ陆洸徽{、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更年期、絕經期保健等)及不孕不育的診治工作。北京市屬綜合醫院第一例試管嬰兒就是該生殖中心成功!
生殖中心引進美國先進的醫療設備和技術,在輔助生育方面提供的服務包括:男、女不孕不育診療、宮內人工授精(夫精)遺傳方面設有:產前診斷、遺傳咨詢、細胞遺傳學分析等。
北京朝陽醫院泌尿外科組建于1958年,床位16張,最初作為大外科的一個專業組開展常規工作,同時在人工腎、腎動脈造影等技術方面也有嘗試。1991年,泌尿外科成為獨立科室,床位擴至23張,相繼開展了腎盂成形、泌尿系腫瘤根治、體外沖擊波碎石及前列腺電切等技術,并成功完成朝陽醫院首例同種異體腎移植術。1997年,依托朝陽醫院泌尿外科成立首都醫科大學泌尿外科研究所。1998年被評為北京市衛生系統重點學科,1999年開展國內首例胰腎聯合移植,至今完成腎移植3000余例。近10余年,泌尿外科蓬勃發展,技術優勢已從單一的腎移植向泌尿科各亞專業全面發展,并已經形成以專業組為依托,醫教研全面發展的新格局,很多新業務、新技術全面鋪開,尤其是泌尿系統腫瘤、結石等疾病微創治療、盆底及排尿功能障礙治療等方面,在全國處于優勢地位。
泌尿外科現有醫護人員116名,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5名,教授3名、副教授15名、主任醫師6名、副主任醫師23名,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臨床與學術骨干30余人,博士占醫生總數的61%,碩士占26%。泌尿外科在朝陽醫院本部開設兩個病區,在西院開設1個病區,開放床位共112張,年門診量10萬余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2500余例,年手術量2000余例。學科亞專業包括器官移植、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統疾病微創治療、泌尿系結石、功能泌尿外科(盆底及排尿功能障礙和下尿路疾?。?、男科學、前列腺疾病等。近年在親屬腎移植、泌尿系統腫瘤微創治療、泌尿系統結石微創治療等方面,取得飛速發展,在國內有很大影響。北京朝陽醫院泌尿外科為我國第一批獲得腎移植專業資質單位,目前科內還設有盆底疾病治療中心,前列腺增生健康基地等機構。
北京朝陽醫院泌尿外科是首都醫科大學泌尿學系主任單位之一,承擔首都醫科大學博士生、碩士生培養任務及本科生的教學工作,同時承擔博士后流動站工作?,F已培養博士、碩士30余名,博士后2名。北京朝陽醫院泌尿外科是北京市泌尿外科最重要的教學基地之一,是我國第一批泌尿外科??漆t師培訓基地及北京市第一批住院醫師培訓基地。
近年來北京朝陽醫院泌尿外科在科研工作中頗有斬獲,先后獲得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北京市醫學科技三等獎,華夏醫學科技三等獎等獎勵;獲批國家專利4項;獲得多項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基金,資助金額達數千萬元,其中包括國家“十五”攻關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部級各項基金;2001年以來共發表學術論文500余篇,其中SCI收錄100余篇。泌尿外科還成功舉辦三屆國際器官移植研討會,五屆全國腎移植學習班,十屆全國泌尿外科微創學習班以及每年一次的北京血液凈化學術論壇。每年泌尿外科有10余人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擔任大會發言或主持會議,在國際泌尿學術界享有很高聲譽。設在泌尿外科的《國際移植與血液凈化雜志》已成為腎移植與血液凈化專業新的學術平臺。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作為北京地區最大的綜合醫院之一,是北京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公立醫院改革的示范醫院,北京朝陽醫院腫瘤內科成立于1997年,是北京地區最早成立的腫瘤???每年收治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腫瘤患者。2012年進行了學科整合,目前腫瘤科由腫瘤內科和放療科組成,每年收治住院患者超過兩千人,年門診量近3萬人次?,F有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6名,主治醫師9名??剖裔t師都擁有碩士以上學位,具有臨床大內科工作基礎,擅長于各種惡性腫瘤的內科治療,同時能夠發揮綜合醫院對腫瘤患者伴發內科疾病治療的優勢,為腫瘤患者提供最佳和安全的治療。
腫瘤科是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腫瘤專業點,負責或參與承擔多項國內、國際II、III、Ⅳ期臨床試驗。主要涉及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和晚期胰腺癌,在國內居領先地位。為促進學科發展,科室重視與國內外同行間的交流,定期開展學術交流,病例討論和聘請國內知名專家查房。同時加強與院內各科室之間的合作,探索腫瘤患者的多學科協作治療模式(MDT),將以患者為中心和以多學科專家組為依托的診療模式有機結合,以保障患者得到最好的更加規范的治療。
近年來,腫瘤科積極加強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先后與美國數所一流大學建立了合作關系。目前是首都醫科大學腫瘤學博士和碩士培養點,承擔博士、碩士和本科生及護士的教學任務。每年培養大量的臨床??漆t師和醫學生。學科承擔了多項課題,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二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科技部支撐計劃和北京市科委和教委課題,近5年發表科研論文30余篇。腫瘤科作為醫院重點發展的學科,逐步成為集醫療、護理、科研、教學為一體的綜合治療團隊。
科室特色及優勢
腫瘤科收治的病人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結直腸癌、胰腺癌、泌尿生殖系統腫瘤和淋巴瘤。根據每個腫瘤病人的不同身體狀況、所患腫瘤的生物學行為、病理類型、病變分期等制定出規范、合理、個體化的治療方案,經過正規、系統的綜合治療,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質量,降低了復發率及死亡率,提高了病人無病生存率及總生存率。腫瘤科設有全天門診、日間化療病房和癌痛康復門診,并建立了腫瘤患者隨訪登記系統和腫瘤病例電子數據庫,為患者的系統治療和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礎。
1、肺癌、乳腺癌、消化系統腫瘤的“個體化”治療:個體化治療是根據癌癥患者藥物遺傳學和藥物基因組學特點,采用特異和最佳的化療藥物以及分子靶向藥物進行治療的方法。該科在合理應用循證醫學證據的基礎上,與各相關科室一起,結合特定腫瘤患者的基因改變制定肺癌、結直腸癌、胃癌和乳腺癌的規范化、個體化治療方案,提高了治療療效,減少了治療的毒副反應,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2、惡性腫瘤的輔助化療、內分泌治療及靶向治療:早期腫瘤病人術后輔助化療,以消滅殘存病變及預防復發、轉移;局部晚期腫瘤病人的術前新輔助化療,使不能手術的病人變為能手術。靶向治療是繼手術、化療、放療后惡性腫瘤的又一重要的治療手段,腫瘤的靶向治療,是以腫瘤細胞的分子特征改變為作用靶點,在發揮更強的抗腫瘤活性的同時,減少對正常細胞的毒副作用,該科在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腫瘤、腎癌、頭頸部腫瘤、淋巴瘤等惡性腫瘤的靶向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此外,乳腺癌內分泌藥物治療,可提高無病生存期和總生存期,能降低術后局部和區域復發及遠處轉移的發生率,還能減少對側乳腺癌的發生率。
3、三維重建CT引導下惡性腫瘤的射頻消融治療:臨床上部分患者高齡、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手術,CT引導下的射頻消融作為一種局部微創治療手段,顯示出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該科已成功應用該技術治療多名腫瘤患者。
4、癌癥的三階梯止痛治療:據統計,目前全世界現有癌癥病人約1400萬,其中30-6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因此控制癌痛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WHO)癌癥綜合控制規劃四個重點之一。由于癌痛的復雜性,需綜合止痛治療,藥物是主要手段,正確的三階梯止痛可使85-90%的癌痛獲得滿意緩解。
5、癌癥相關心理障礙的心理治療:有34-44%的癌癥病人有明顯的心理應激反應或心理障礙(恐懼、焦慮、抑郁、絕望)。其中15%病人符合重癥抑郁發作的診斷。這些問題如不能被干預,將會損害病人的生活質量,加速病情的發展,對腫瘤治療及康復十分不利??剖遗c心理咨詢科合作,積極開展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解釋、鼓勵和安慰,保證,暗示)和必要時應用藥物治療。病人接受了正規、系統的治療后,保持心態樂觀,情緒穩定,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社會交往,不但可鞏固臨床療效,同時也是臨床治療的繼續。
6、中西醫結合治療惡性腫瘤:是惡性腫瘤綜合治療的手段之一,該科配備了中醫副主任醫師,采用中草藥及中西醫結合治療惡性腫瘤。用于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和生活質量,提高生存率;減輕化、放療毒副反應。
7、放射治療:作為與手術、化療并稱的腫瘤治療三大手段之一,在臨床腫瘤治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放療專業所有醫師、物理師和放療技師均有十年以上一線臨床及腫瘤放療相關工作經驗,多人有國家重點放射腫瘤??萍皣庖涣髂[瘤中心工作學習經歷。嚴格掌握放療適應證,在肺癌、乳腺癌、食管癌、結直腸癌和惡性淋巴瘤的根治性放療和輔助治療上取得一定成效。
放療專業配置有國內外最先進的儀器設備、放療計劃系統和質控系統。正在使用的英國醫科達直線加速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子直線加速器,能夠完成各部位腫瘤的三維適形放療(3DCRT),并能有效開展調強放射治療(IMRT)等新技術,為提高放射治療的效率以及精確性和準確性提供了保障。日本東芝模擬定位機及Philips 的大孔徑放療專用螺旋CT模擬定位機,保證了精確定位以及準確清晰的定位圖像。還配置了醫科達Precise Plan 和Philips Pinnacle兩套計劃系統,可完成包括正向和逆向調強計劃在內的各種放療計劃,并可相互驗證。為確保放療計劃的精確實施,提高臨床腫瘤治療療效,還引進了EPID治療驗證系統,并建立了腫瘤放療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體系。目前開展的主要工作有:
?。?)、不同分期腫瘤的各種現代放射治療技術:既可對皮膚癌、鼻咽癌、早期食管癌和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等可施行根治性放療,也可對晚期腫瘤的復發和轉移病灶行姑息放療,達到止痛、緩解壓迫、解除梗阻和止血等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還可與手術、化療等配合,施行輔助性放療,以提高癌癥的治愈率。
?。?)術前、術后輔助放療:術前放療可降低局部復發率,減少遠處轉移,保留某些器官功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而術后放療更是手術的有力輔助,對中晚期的乳腺癌、肺癌、食道癌、宮頸癌、結直腸癌、胃癌等接受成功腫瘤根治術的患者常規進行術后放療,可明顯提高生存率,總生存期和無瘤生存期。隨著放療科的不斷發展,放療技術在腫瘤治療領域的廣泛應用,相信會造福更多的腫瘤患者。
8、實行責任制整體護理和優質護理服務:多年來一直秉承著“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從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等各方面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整體護理。進一步規范臨床護理工作,切實加強基礎護理,改善服務,提高質量,努力為患者提供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在加強基礎護理的同時注重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受到了患者和家屬的好評,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口腔科是一個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于一體的專業科室。設有門診一部、門診二部、急診及病房。為方便患者就醫,全年開放節假日門診。擁有先進的口腔綜合治療臺共40臺,完善的消毒、放射及輔助設備。年門診量11余萬人次。病房6張床,年手術400余例。
科室各專業人員梯隊建設齊全,擁有一支具備豐富臨床和科研經驗的醫師隊伍。醫師分屬口腔內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復、口腔正畸、口腔種植、兒童口腔等專業組,為患者提供相關專業學科醫療服務,大量開展口腔健康維護、美容牙科、牙周病系統治療、頜面部外傷整形、頜面部腫瘤手術、口腔種植修復、精密修復等特色口腔醫療與高端口腔服務。其中,鎳鈦根管治療系統、顯微根管治療、牙周病及粘膜病激光治療、鼾癥的激光治療、口腔種植修復等多項技術已達國內先進水平。
同時科室還承擔著首都醫科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及護校的臨床教學任務,是首都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培訓基地。
口腔科與醫院的國家重點學科呼吸科合作,率先在國內開展牙周病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關關系研究及牙周病與全身病的聯合治療??剖遗c美國哈佛大學、波士頓大學建立了長期科研合作關系,在國內率先開展“牙周病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關關系”等系列研究,并獲得多項基金資助,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1項、北京市科委國際合作項目1項、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1項、北京市中醫局科技計劃項目1項、北京市朝陽區科技技術項目1項。發表SCI論文5篇,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著四十余篇。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風濕免疫科是國家臨床藥理基地和衛生部??漆t師培訓基地,是首都醫科大學唯一的風濕免疫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首都醫科大學風濕病學系所在地。目前該科為北京朝陽醫院重點特色科室。
醫療與教學:
目前科室擁有門診、病房和??茖嶒炇?。風濕免疫科現有病床20張。年收治病人數逾600人次,年門診量30000余人次。在診治的風濕免疫病中,有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干燥綜合征、硬皮病、炎性肌病、強直性脊柱炎等脊柱關節病、復發性多軟骨炎、血管炎等。
近年來開展了多項新的風濕性疾病的治療方法,取得顯著療效,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積累了對少見風濕病、難治性風濕病、重癥風濕疾病的治療經驗。免疫科擁有獨立的實驗室及相應設備:包括熒光顯微鏡、酶標儀、干燥箱、低溫離心機和-80℃冰箱等。已經開展抗核抗體譜(包括抗核小體抗體、抗組蛋白抗體、抗SmD1抗體、抗U1-snRNP抗體、抗SSA52kd及60kd抗體、抗SSB抗體、抗Scl-70抗體、抗核糖體P0抗體、抗著絲點抗體、抗Jo-1抗體等自身抗體)、自身免疫肝病抗體(包括抗線粒體抗體M2亞型、抗Sp100抗體、抗肝腎I型微粒體抗體、抗可溶性肝抗原抗體、抗肝細胞質液抗體)、類風濕關節炎標志抗體(包括抗角蛋白抗體、抗核周因子抗體及抗環瓜氨酸肽抗體)、a-胞襯蛋白、beta2-糖蛋白1、骨代謝標記物等的檢測,為患者早期診治提供支持,有力地提高了臨床診治水平。
風濕免疫科有完整的師資梯隊,擔負著多層次人員的教學任務,包括國家和北京市醫學繼續教育項目、首都醫科大學本科及研究生的教學、各種規模學習班的授課工作等。培養本專業博士研究生。有教學大綱及培訓教材;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浦笇Ы處熅胁┦考按T士學歷,從事本專業臨床工作至少在5年以上。接收全國各地的進修醫師。
科研與成果: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持了多項科研基金,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吳階平醫學基金等;主要參加了首都醫學發展專項、863計劃重點項目、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等;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風濕免疫科在有影響的學術雜志上發表論文60余篇;在結締組織病合并肺動脈高壓、類風濕關節炎和骨關節炎臨床與基礎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科室及學術帶頭人:
風濕免疫科主任鄭毅教授,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首都醫科大學風濕病學系主任。
第二軍醫大學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美國西北大學訪問學者。曾在解放軍總醫院、海軍總醫院風濕科工作。
現任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風濕免疫科醫師分會常務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骨與關節及風濕病分會委員、世界疼痛醫師學會中國分會委員,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科技支撐項目、中華醫學獎、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首都醫學發展專項的評審專家。
從事風濕病臨床工作近30年,以風濕性疾病診斷治療為主要研究方向。
作為負責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子課題項目、吳階平醫學基金及軍隊基金等多項基金,目前已形成系列研究課題,并取得初步成果。是首都醫學發展基金聯合攻關項目,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的主要參加者。發表論文60余篇,參編多部專著。先后以第一獲獎人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4項。
在科室成員的共同努力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風濕免疫科在醫療、教學、科研方面將取得更大的成就。
北京朝陽醫院眼科成立于1958年,是集醫教研于一體的綜合性臨床學科,碩士以上學歷人員占技術團隊的80%,眼科現有主任醫師3人,副主任醫師7人,教授1人,博士生導師1人,副教授職稱3人。具有博士學位6人,一年以上國外科研經歷者4人,3人有3-6月短期學習經歷。眼科年門診量81483人次,床位40張,住院人數1602人次,平均住院日5.37天,手術2000余臺。眼科固定資產2590萬元,科內擁有國內先進的醫療設備?,F已逐漸形成8個分專業---葡萄膜病、眼底病、白內障、青光眼、眼眶病、視光學、眼外傷與整形、眼表疾病,診療范圍涵蓋眼科的各個領域,尤其是葡萄膜炎的診療、復雜性葡萄膜炎并發癥的手術、及圍手術期治療已處于國內先進水平。
能獨立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已培養、在培養研究生10余人,作為首都醫科大學教學醫院承擔其五年制、七年制、眼科學院研究生等的教學任務以及護校的教學和實習。教學團隊力量較強,北京市青年教師講課比賽、首都醫科大學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中英文組均獲第一名。
在研課題8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科技部科技支撐計劃聯合課題1項,海外人才資助1項、首醫基礎與臨床合作課題1項),經費:135萬。國家實用新型專利3項,五年內SCI收錄期刊(12篇),影響因子(31.25),中華、核心期刊(45篇)。
北京朝陽醫院產科的相關介紹暫時空缺,我們正在拼命完善當中。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血液內科是由朝陽醫院本部血液科、京西院區血液科組成??剖夜灿胁〈?6張(其中普通床位62張,骨髓移植病房4間)。每年收治大量血液患者。是北京市多發性骨髓瘤醫療研究中心所在地,是首都醫科大學血液病學系所在地。目前陳文明教授擔任科室主任、研究中心主任、血液病學系主任。
科室擁有一支優秀的、年輕而有朝氣的人才梯隊,其中教授/主任醫師5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5名;博士4名,碩士13名;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人。
自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血液科主要針對多發性骨髓瘤進行專項研究,先后獲得國家及省市科研課題20余項,在國內、外醫學期刊公開發表相關論文400余篇,其中SCI收錄10余篇,獲得獎勵多項。2005年經北京市衛生局批準,成立了北京市多發性骨髓瘤醫療研究中心,每年診治全國各地的骨髓瘤患者3000余人次。在多發性骨髓瘤的診斷和治療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并與美國、法國、荷蘭、以色列、加拿大等國家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系??剖以趪鴥容^早開展了多發性骨髓瘤的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目前完成例數居全國首位,大大延長了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相關工作已被國內外同行所肯定,多次舉辦全國多發性骨髓瘤學習班,為科室贏得了較高的社會聲譽。
首都醫科大學北京朝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從1958年建院時建科,2001年更名為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03年始進一步分為耳科、鼻科、頭頸咽喉科,三個??瞥谂R床方面平行發展外,各亞科均有明確、穩定的研究方向:包括聲源定位,上、下氣道一體病,中樞性耳聾,嗅覺功能,甲狀腺腫瘤的早期診斷等方面均的研究。在歷任科主任張鼎誠、李正廷、張瑞華、王寧宇教授的帶領下,全體同仁勵精圖治、精誠合作,共同走過了半個世紀。北京朝陽醫院近年來大力推進臨床重點學科建設,在設備投入、科研教學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該科現有醫護35人,博導1人,碩導2人,研究生以上學歷者占65.5%,床位 41張,年門診量10.01萬,急診量1.06萬,年手術量2157臺,其中疑難重癥手術達21%以上。
該科是中華耳咽喉頭頸外科委員單位,科主任王寧宇教授兼任首都醫科大學耳鼻咽喉學院副院長、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委員等??剖抑魅瓮鯇幱罱淌诩嫒问锥坚t科大學耳鼻咽喉學院副院長、中華耳咽喉頭頸外科委員、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耳鼻咽喉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剖壹夹g團隊以中青年為主,已培、在培研究生30余人,人才梯隊和專業結構合理,醫療特色突出,教學手段先進,科研方向明確。作為首都醫科大學教學醫院承擔其五年制、七年制、研究生等的教學任務及其聽力學系、生物工程系的實習工作。此外,負責北京衛校護士大專和中專的教學工作,北京市醫學會繼續教育講座等任務。
承擔國自然課題3項,省部級10余項,在研課題經費300余萬元,主編全國高等醫學??平滩??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1部,十二五重點圖書??實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查房醫囑手冊??1部,參編教育部高等醫學統編教材2部,參編其他醫學專著17部,近五年發表SCI文章15篇,中華醫學系列文章18篇,編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Z職業性爆震聾診斷標準),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3項。已成功舉辦2屆嗓音技術培訓班.
該科在耳顯微外科、鼻內鏡技術、鼻顱底外科、鼾癥和頭頸外科等方面具有特別專長??梢蚤_展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常規疑難雜癥的診斷及治療,能夠開展聯合徑路乳突根治鼓室成型術、人工聽骨植入術、鐙骨底板松解術、面神經解壓術、顳骨部分切除術、人工耳蝸植入術、外耳道擴大術、外耳、中耳畸形矯正術、頸靜脈球瘤切除術、迷路切除術、迷路瘺管修補術、鼻內鏡手術、鼻內鏡下視神經減壓手術、鼻內鏡下斜坡腫瘤切除術、鼻內鏡下鼻-鼻竇惡性腫瘤切除術、鼻內鏡下貫顱底鼻及鼻腔腫瘤切除術、鼻內鏡下鼻咽血管纖維瘤手術、鼻內鏡下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鼻內鏡下腦脊液耳、鼻漏修補術、側顱底手術、貫顱底腫瘤切除、側顱底鈦板修補術、顳及顳下窩喉部分切除術、全喉切除術、下咽癌手術、頸分區清掃術、頭頸部修復重建術、腭咽成形術(H-UPPP)、呼吸道異物取出術、食道異物取出術、鼻咽狹窄或閉鎖成型術、喉氣管狹窄成形術、小兒喉乳頭狀瘤切除術、嗓音功能評估、喉顯微外科手術、咽喉部游離和帶蒂組織修復術等。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創建于1958年,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三級甲等A類醫院。中醫科是與醫院同時誕生的一級中醫內科綜合科室,從事診療的專業主要涵蓋有神經內科、內分泌、呼吸、心內、消化、腎內等,還涉及骨科(針灸、按摩)、中醫婦科(專家門診)的部分疾病。經過朝陽醫院幾代中醫人半個世紀的艱苦奮斗,目前中醫科是北京市中醫管理局批準的北京地區首批六家綜合醫院示范中醫科之一,2007年11月北京朝陽醫院又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衛生部、解放軍總后勤部衛生部授予的“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的稱號,在北京地區和全國綜合醫院中有一定的影響力。
已故國醫大師、首都國醫名師、全國著名老中醫專家方和謙教授,為振興中醫事業嘔心瀝血,孜孜不倦,他醫術精湛,治學嚴謹,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學生,為國家培養了一批醫療教學科研的骨干,為國家為醫院的中醫和中西醫結合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將永遠銘記他的教誨,學習他的精神,把他寶貴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永遠傳承下去,造福于人民健康。
在北京朝陽醫院中醫科是一個團結的、奮發向上的科室,多次獲得醫院先進科室和優秀教研室的光榮稱號。
中醫科包括中醫、針灸、理療按摩三個專業組。設有中醫專業門診、針灸專業門診、理療按摩專業門診和中醫病房。有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7名,主治醫師9名,住院醫師4名,主管護師4名,護師6名,其中博士3名,碩士8名。
作為市級三級甲等綜合醫院中醫科,充分發揮醫院優質的醫療設施和醫療設備的優勢,臨床實踐中突出中醫中藥、針灸砭石、按摩等具有中醫特色的診療技術的應用,診治內科、婦科、骨科常見病與疑難病取得很好的療效,尤其以診治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病、脾胃病、婦科病、頸腰椎退行性病變等更為有特色,為醫院贏得了很好的聲譽。
中醫門診包括專家門診14臺,專業門診4臺。近年來還開展了砭石療法、“冬病夏治”中藥貼敷治療、中藥腿浴治療、神經肌肉疼痛治療,尤其是近期引進的“子午流注”治療等有中醫特色的治療方法,取得很好的療效,深得患者信任和稱贊。中醫科還承擔全院各科的中醫、針灸、理療按摩會診任務,通過會診提高了臨床療效,為疑難重癥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發揮出了中醫中藥獨到的積極作用。
中醫病房以收治缺血性腦血管病、呼吸病、糖尿病、腎病、痹證等內科疑難雜病為主。對于缺血性腦血管病有完整的診療方案,無論在急性期、恢復期、后遺癥階段都可以得到及時的系統治療。
近年來中醫科在科研方面積極進取,與部級、市級三級中醫醫院和該院呼吸、神內等西醫重點學科友好合作,開展科學研究工作。主持國家“十五”攻關課題、首發基金課題、北京市科委課題、北京市中醫藥科技發展基金課題20余項,參與北京市科委立項課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診療技術課題3項;獲得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一項,北京市科學技術三等獎兩項。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主編著作8部、參編著作10部。
中醫教研室承擔首都醫科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五年制和七年制的中醫學教學工作。在教學工作中,積極進行西醫院校中醫教學的探索與改革,中醫教研室承擔的《中醫學》課程,申報成功為首醫校級“精品課程”。
經過多年的醫療、教學、科研的實踐,科室對青年醫師多層面、全方位的培養,以及近年來在醫院的大力支持下,引進了碩士、博士等高學歷人才多人,中醫科目前已擁有一支年齡、學歷、知識結構基本合理,以中年骨干力量為支柱的人才隊伍,正在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為朝陽醫院美好的明天腳踏實地的努力奮斗著。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兒科是伴隨著醫院的成立而建科的傳統主干科室之一,目前已走過半個多世紀的光輝歷程。在歷任院領導的重視與支持下、在前后幾代兒科同仁的不懈努力與堅持下,目前的北京朝陽醫院兒科是集臨床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一級臨床科室。兒科擁有完整的學科架構,包括:全年候無節假日(24小時*365天)開放的兒科門診,含有Ⅲ級新生兒病房的兒科病房。兒科學教研室承擔首都醫科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五年制與七年制醫學生兒科教學任務,是首都醫科大學教學醫院中為數不多的可獨立承擔兒科學教學任務的兒科學教研室之一。
北京朝陽醫院兒科病房現開放床位20張,包括有Ⅲ級新生兒病房及普通病房。醫護人員總數37人,其中醫師14人,護士23人。包括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6名、主治醫師6名、主管護師5名。學歷情況:博士與碩士學位6人、本科10人、大專7人、中專學歷14人。于1992年北京朝陽醫院兒科成立了新生兒監護病房(NICU),20年來救治了數以千計的急危重癥新生兒,搶救成功率在95%以上。為了滿足患兒及家長對住院環境的要求逐漸提高,于1996年北京朝陽醫院兒科病房開始設立日間病房,對住院病人進行評估后,允許輕癥或處恢復狀態的病人,白天在病房住院接受規范的治療與護理,晚間可以回家休息,這項措施深受患兒及家長們的歡迎。目前兒科以新生兒專業、小兒呼吸專業為主要發展方向。兒科新生兒重癥監護已經成為兒科的優勢專業。
北京朝陽醫院兒科門診與兒科急診設在一處,全年候365天無節假日24小時開放。門診分區布局合理,預檢分診臺將就診病人中傳染病病人與普通病人分開隔離,門診有隔離病人的候診區、診室及觀察室,有普通病人的候診區、診室、輸液室及治療室。兒科門診設有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新生兒疾病、神經系統疾病、中西醫結合、兒童智力測查等專家、專業門診。
該科是北京地區第一個甲狀腺頸部外科,重點從事甲狀腺腫瘤、甲狀旁腺腫瘤、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和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甲旁亢)外科治療。該科學科帶頭人魏伯俊教授是北京協和醫院頭頸外科專業創始人及首任首席專家。該科在診斷和治療甲狀腺腫瘤方面擁有顯著的??苾瀯?,不僅可對早中期甲狀腺腫瘤實施規范化、微創化和功能化的外科治療,還可對伴有侵犯氣管、食管咽喉及嚴重淋巴結轉移的復雜甲狀腺癌實施高水平的外科治療,也可對巨大頸部或縱隔內甲狀腺良性病變和保守治療難以控制的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實施個體化外科治療。該科在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特別是甲狀旁腺腫瘤所致的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外科治療方面經驗豐富,診治數量位居國內前列,經頸部實施了目前國內外報道中最大胸腔內甲狀旁腺腫瘤微創外科切除。對外院定位失敗或首次手術失敗的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患者可以提供補救性診斷和治療。此外,該科在腮腺和頜下腺等涎腺腫瘤、頸部神經性腫瘤、血管淋巴管腫瘤、鰓裂病變、頸段食管氣管腫瘤或狹窄也擁有豐富經驗。
該科獨立擁有先進的術前高清內鏡檢查評估系統、腔鏡操作系統、顯微操作系統、術中喉功能及甲狀旁腺功能動態監測系統和納米示蹤技術??梢愿鶕颊叩牟煌枨笾贫ê蛯嵤﹤€體化治療,為甲狀腺腫瘤、甲狀旁腺腫瘤和頸部其他腫瘤手術的徹底性和安全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皮膚性病科是一個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具備一定規模和實力的蓬勃發展的學科,也是國家臨床藥理基地、衛生部??漆t師培訓基地、首都醫科大學皮膚病性病專業博士研究生培養基地及學位授予點。皮膚性病科現有工作人員30余人,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5名,主治醫師4名,住院醫師4名,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3名,碩士學位者7名,在職博士生1名。皮膚性病科現設有10個亞專業組,包括銀屑病專業組、皮膚血管炎專業組、大皰性皮膚病專業組、皮膚外科專業組、醫學激光治療專業組、性傳播疾病專業組、真菌性疾病專業組、過敏性疾病專業組、白癜風及色素性疾病專業組、皮膚病理專業組。
臨床工作:目前科室擁有門診、病房、醫學激光中心和??茖嶒炇?,常規開展門診美容手術??剖夷觊T診量150000余人次?,F有病床9張,年收治病人數300余人次。收治病種廣泛,成功救治多例天皰瘡、類天皰瘡、重癥藥疹、白塞病、紅皮病、膿皰性銀屑病、皮肌炎、紅斑狼瘡、皮膚腫瘤等危重疾疑難患者。皮膚外科常規開展多種門診外科手術包括:皮膚腫瘤切除、腋臭切除、重瞼術、去眼袋術、毛發移植術等。
科室擁有獨立的醫學激光中心,常規治療皮膚血管性病變如血管瘤、鮮紅斑痣、毛細血管擴張等,皮膚色素性病變如太田痣、雀斑、老年斑、祛除文眉、文身、文眼線及外傷性異物沉著、白癜風等,以及特應性皮炎、濕疹等,并開展激光脫毛及光子嫩膚美容治療。
科室設有獨立的臨床實驗室,可進行過敏原檢測,梅毒、淋病、支原體、衣原體等性病病原體檢測,真菌培養及菌種鑒定,并對少見疑難性皮膚病進行組織病理分析和診斷。
教學工作:皮膚性病科是首都醫科大學皮膚性病學碩士、博士研究生培養基地及學位授予點,具有完整的師資梯隊,針對不同教學對象制定教學大綱和培訓教材,承擔著多層次人員的教學任務包括:國家和北京市醫學繼續教育項目、首都醫科大學護理學系、醫學本科、七年制及本專業碩士、博士研究生的教學、北京市住院醫師??婆嘤?、全國各地進修醫師培訓等。開設了雙語教學課程,并承擔首都醫科大學皮膚性病英文教材編撰工作。
科研工作:皮膚性病學科在科研方面亦取得豐碩的成果。近5年來獲得中華醫學會科研基金的資助5項、北京市留學歸國人員啟動基金1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基金1項、北京市“十百千”優秀人才基金的資助1項、國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科研項目子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北京市衛生局國際合作項目1項,先后于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被SCI收錄5篇。
科室2006年以來建立了獨立的科研實驗室,開展了細胞生物學及免疫學相關實驗,成功進行了外周血液及骨髓細胞的培養和染色體的有關試驗性研究,以及臍帶血干細胞和表皮干細胞的體外培養及其調節機制的研究,皮膚血管內皮細胞和淋巴細胞的體外培養與研究等。
學術交流:科室聘請了日本慶應大學醫學部皮膚科教授、前亞洲皮膚科學會主席西川武二教授做為該科的客座教授。先后舉辦多次國際、國內學術研討活動,邀請西川武二教授、Dietmar Fischer博士等國際知名專家教授進行了專題講座,并加入了與歐洲皮膚性病學會(EADV)進行在線交流的EADV-IEI(EADV國際視窗交流)平臺。多次在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年會、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年會、北京地區皮膚性病學年會宣讀論文。
科室及學術帶頭人介紹:
何焱玲,女,北京大學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皮膚科主任,首都醫科大學皮膚性病學系副主任。先后擔任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青年委員,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皮膚科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醫師協會皮膚病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銀屑病研究會委員,衛生部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皮膚性病學副主任委員。
從事皮膚性病臨床工作20余年,在銀屑病、自身免疫性皮膚病、皮膚腫瘤、醫學激光治療等相關領域有深入的研究,在治療重癥銀屑病、大皰性皮膚病、重癥藥疹、皮肌炎、紅斑狼瘡、白塞病及皮膚血管炎等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對疑難重癥皮膚疾病具有較高診治水平。
先后獲得多項科研基金項目資助,包括北京大學985學科建設研究基金資助項目、北京市“十百千”優秀人才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北京市衛生局國際合作項目、國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科研項目子項目等,獲得省部級、北京大學醫學部等各項科研成果獎8項,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SCI收錄5篇,參加編著皮膚病學專著6部。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皮膚性病科是一個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具備一定規模和實力的蓬勃發展的學科,也是國家臨床藥理基地、衛生部??漆t師培訓基地、首都醫科大學皮膚病性病專業博士研究生培養基地及學位授予點。皮膚性病科現有工作人員30余人,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5名,主治醫師4名,住院醫師4名,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3名,碩士學位者7名,在職博士生1名。皮膚性病科現設有10個亞專業組,包括銀屑病專業組、皮膚血管炎專業組、大皰性皮膚病專業組、皮膚外科專業組、醫學激光治療專業組、性傳播疾病專業組、真菌性疾病專業組、過敏性疾病專業組、白癜風及色素性疾病專業組、皮膚病理專業組。
臨床工作:目前科室擁有門診、病房、醫學激光中心和??茖嶒炇?,常規開展門診美容手術??剖夷觊T診量150000余人次?,F有病床9張,年收治病人數300余人次。收治病種廣泛,成功救治多例天皰瘡、類天皰瘡、重癥藥疹、白塞病、紅皮病、膿皰性銀屑病、皮肌炎、紅斑狼瘡、皮膚腫瘤等危重疾疑難患者。皮膚外科常規開展多種門診外科手術包括:皮膚腫瘤切除、腋臭切除、重瞼術、去眼袋術、毛發移植術等。
科室擁有獨立的醫學激光中心,常規治療皮膚血管性病變如血管瘤、鮮紅斑痣、毛細血管擴張等,皮膚色素性病變如太田痣、雀斑、老年斑、祛除文眉、文身、文眼線及外傷性異物沉著、白癜風等,以及特應性皮炎、濕疹等,并開展激光脫毛及光子嫩膚美容治療。
科室設有獨立的臨床實驗室,可進行過敏原檢測,梅毒、淋病、支原體、衣原體等性病病原體檢測,真菌培養及菌種鑒定,并對少見疑難性皮膚病進行組織病理分析和診斷。
教學工作:皮膚性病科是首都醫科大學皮膚性病學碩士、博士研究生培養基地及學位授予點,具有完整的師資梯隊,針對不同教學對象制定教學大綱和培訓教材,承擔著多層次人員的教學任務包括:國家和北京市醫學繼續教育項目、首都醫科大學護理學系、醫學本科、七年制及本專業碩士、博士研究生的教學、北京市住院醫師??婆嘤?、全國各地進修醫師培訓等。開設了雙語教學課程,并承擔首都醫科大學皮膚性病英文教材編撰工作。
科研工作:皮膚性病學科在科研方面亦取得豐碩的成果。近5年來獲得中華醫學會科研基金的資助5項、北京市留學歸國人員啟動基金1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基金1項、北京市“十百千”優秀人才基金的資助1項、國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科研項目子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北京市衛生局國際合作項目1項,先后于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被SCI收錄5篇。
科室2006年以來建立了獨立的科研實驗室,開展了細胞生物學及免疫學相關實驗,成功進行了外周血液及骨髓細胞的培養和染色體的有關試驗性研究,以及臍帶血干細胞和表皮干細胞的體外培養及其調節機制的研究,皮膚血管內皮細胞和淋巴細胞的體外培養與研究等。
學術交流:科室聘請了日本慶應大學醫學部皮膚科教授、前亞洲皮膚科學會主席西川武二教授做為該科的客座教授。先后舉辦多次國際、國內學術研討活動,邀請西川武二教授、Dietmar Fischer博士等國際知名專家教授進行了專題講座,并加入了與歐洲皮膚性病學會(EADV)進行在線交流的EADV-IEI(EADV國際視窗交流)平臺。多次在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年會、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年會、北京地區皮膚性病學年會宣讀論文。
科室及學術帶頭人介紹:
何焱玲,女,北京大學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皮膚科主任,首都醫科大學皮膚性病學系副主任。先后擔任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青年委員,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皮膚科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醫師協會皮膚病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銀屑病研究會委員,衛生部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皮膚性病學副主任委員。
從事皮膚性病臨床工作20余年,在銀屑病、自身免疫性皮膚病、皮膚腫瘤、醫學激光治療等相關領域有深入的研究,在治療重癥銀屑病、大皰性皮膚病、重癥藥疹、皮肌炎、紅斑狼瘡、白塞病及皮膚血管炎等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對疑難重癥皮膚疾病具有較高診治水平。
先后獲得多項科研基金項目資助,包括北京大學985學科建設研究基金資助項目、北京市“十百千”優秀人才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北京市衛生局國際合作項目、國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科研項目子項目等,獲得省部級、北京大學醫學部等各項科研成果獎8項,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SCI收錄5篇,參加編著皮膚病學專著6部。
北京朝陽醫院營養科屬醫院的醫技科室,是國內較早開展臨床營養工作的單位之一,現有專業人員8名,其中副高職稱1名,中級職稱4名,初級職稱3名。為了滿足現代臨床對營養治療的要求,更好地服務病人,營養科采用了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的營養治療手段,使營養治療更加科學、完善、合理。
營養科堅持對住院患者進行營養風險篩查,通過營養檢測、評估,對營養失衡和患有代謝性疾病的患者,進行營養干預,根據病情特點設計個性化的營養治療方案,并為出院患者提供家庭營養指導和建議,使患者終生受益。對危重病人及圍手術期病人提供必要的營養支持,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增加了手術的成功幾率,減少患者的住院天數,達到了使患者早日康復的目的。腸內營養配置室能夠根據營養師開具的腸內營養處方制作各種類型的腸內營養制劑,對于手術前腸道準備、手術后特別是消化道手術、創傷、敗血癥、炎性腸道疾病、胰腺疾病、腫瘤放、化療及神經外科疾病、神經性厭食、意識障礙、昏迷及經口飲食攝入不足需制劑加強營養的患者均能提供相應的營養支持。為讓廣大門診患者得到更好的營養指導和營養治療,營養科專門開設了營養門診,由經驗豐富的營養醫師出診,對每一位患者進行營養評估、診斷和個性化治療,幫助患者戰勝疾病,提高生活質量。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整形外科成立于1985年,時為北京市規模最大的整形外科之一,1994年一度中斷,重建于2002年??剖胰骈_展各種整形美容外科手術項目。特色項目包括:乳房美容整形(隆胸、巨乳縮小、乳癌術后乳房再造、微創副乳腺矯治術、微創男性乳腺發育矯治術)、面部美容整形(重瞼、眼袋、隆鼻、除皺)、各種鼻整形、顱頜面外科、包皮環切術(微創)、腋臭等??剖夷壳俺袚囗検〔考?、局級科研項目,同時承擔首都醫科大學整形外科專業碩士研究生教學工作。至今連續3年主辦了《人類容貌學中美高峰論壇暨中美整形外科高級研修班》,并成為美國人類容貌學中心(Center for Human Appearance)在亞洲的唯一分部所在地(Center for Human Appearance China),中心建立后,美國頂級的整形外科專家將定期來到北京朝陽醫院整形外科授課及開展手術。
整形外科在國內外技術領先的手術項目:
各種乳房美容整形(隆胸、巨乳縮小、乳癌術后乳房再造、微 創副乳腺矯治術、微創男性乳腺發育矯治術);
鼻整形(全鼻再造、各種鼻畸形矯正、隆鼻);
眼瞼手術 (重瞼、眼袋);
顱頜面外科(呼吸睡眠暫停綜合征、下頜角肥大)。
整形外科在國內外首創并保持領先的手術項目:
微創治療副乳腺;
微創治療男性乳腺發育;
微創治療包皮。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皮膚性病科是一個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具備一定規模和實力的蓬勃發展的學科,也是國家臨床藥理基地、衛生部??漆t師培訓基地、首都醫科大學皮膚病性病專業博士研究生培養基地及學位授予點。皮膚性病科現有工作人員30余人,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5名,主治醫師4名,住院醫師4名,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3名,碩士學位者7名,在職博士生1名。皮膚性病科現設有10個亞專業組,包括銀屑病專業組、皮膚血管炎專業組、大皰性皮膚病專業組、皮膚外科專業組、醫學激光治療專業組、性傳播疾病專業組、真菌性疾病專業組、過敏性疾病專業組、白癜風及色素性疾病專業組、皮膚病理專業組。
臨床工作:目前科室擁有門診、病房、醫學激光中心和??茖嶒炇?,常規開展門診美容手術??剖夷觊T診量150000余人次?,F有病床9張,年收治病人數300余人次。收治病種廣泛,成功救治多例天皰瘡、類天皰瘡、重癥藥疹、白塞病、紅皮病、膿皰性銀屑病、皮肌炎、紅斑狼瘡、皮膚腫瘤等危重疾疑難患者。皮膚外科常規開展多種門診外科手術包括:皮膚腫瘤切除、腋臭切除、重瞼術、去眼袋術、毛發移植術等。
科室擁有獨立的醫學激光中心,常規治療皮膚血管性病變如血管瘤、鮮紅斑痣、毛細血管擴張等,皮膚色素性病變如太田痣、雀斑、老年斑、祛除文眉、文身、文眼線及外傷性異物沉著、白癜風等,以及特應性皮炎、濕疹等,并開展激光脫毛及光子嫩膚美容治療。
科室設有獨立的臨床實驗室,可進行過敏原檢測,梅毒、淋病、支原體、衣原體等性病病原體檢測,真菌培養及菌種鑒定,并對少見疑難性皮膚病進行組織病理分析和診斷。
教學工作:皮膚性病科是首都醫科大學皮膚性病學碩士、博士研究生培養基地及學位授予點,具有完整的師資梯隊,針對不同教學對象制定教學大綱和培訓教材,承擔著多層次人員的教學任務包括:國家和北京市醫學繼續教育項目、首都醫科大學護理學系、醫學本科、七年制及本專業碩士、博士研究生的教學、北京市住院醫師??婆嘤?、全國各地進修醫師培訓等。開設了雙語教學課程,并承擔首都醫科大學皮膚性病英文教材編撰工作。
科研工作:皮膚性病學科在科研方面亦取得豐碩的成果。近5年來獲得中華醫學會科研基金的資助5項、北京市留學歸國人員啟動基金1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基金1項、北京市“十百千”優秀人才基金的資助1項、國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科研項目子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北京市衛生局國際合作項目1項,先后于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被SCI收錄5篇。
科室2006年以來建立了獨立的科研實驗室,開展了細胞生物學及免疫學相關實驗,成功進行了外周血液及骨髓細胞的培養和染色體的有關試驗性研究,以及臍帶血干細胞和表皮干細胞的體外培養及其調節機制的研究,皮膚血管內皮細胞和淋巴細胞的體外培養與研究等。
學術交流:科室聘請了日本慶應大學醫學部皮膚科教授、前亞洲皮膚科學會主席西川武二教授做為該科的客座教授。先后舉辦多次國際、國內學術研討活動,邀請西川武二教授、Dietmar Fischer博士等國際知名專家教授進行了專題講座,并加入了與歐洲皮膚性病學會(EADV)進行在線交流的EADV-IEI(EADV國際視窗交流)平臺。多次在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年會、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年會、北京地區皮膚性病學年會宣讀論文。
科室及學術帶頭人介紹:
何焱玲,女,北京大學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皮膚科主任,首都醫科大學皮膚性病學系副主任。先后擔任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青年委員,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皮膚科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醫師協會皮膚病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銀屑病研究會委員,衛生部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皮膚性病學副主任委員。
從事皮膚性病臨床工作20余年,在銀屑病、自身免疫性皮膚病、皮膚腫瘤、醫學激光治療等相關領域有深入的研究,在治療重癥銀屑病、大皰性皮膚病、重癥藥疹、皮肌炎、紅斑狼瘡、白塞病及皮膚血管炎等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對疑難重癥皮膚疾病具有較高診治水平。
先后獲得多項科研基金項目資助,包括北京大學985學科建設研究基金資助項目、北京市“十百千”優秀人才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北京市衛生局國際合作項目、國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科研項目子項目等,獲得省部級、北京大學醫學部等各項科研成果獎8項,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SCI收錄5篇,參加編著皮膚病學專著6部。
北京朝陽醫院男科的相關介紹暫時空缺,我們正在拼命完善當中。
可咨詢
服務人次 2477
好評率(99.5%)
擅長:心律失常、心動過緩、早搏、心房顫動、室性期前收縮、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冠心病、心絞痛、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肌疾病、心肌炎、高血壓、老年高血壓、結構性心臟病、擴張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動脈粥樣硬化、慢性心力衰竭、高脂血癥、心肌病、心臟病、焦慮癥、高血壓性心臟病、低血壓
服務人次 0
好評率(--%)
擅長: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
服務人次 0
好評率(--%)
擅長: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血管病癥、動脈硬化閉塞癥、高脂血癥
服務人次 357
好評率(90.0%)
擅長:心力衰竭、急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
服務人次 0
好評率(--%)
擅長:心力衰竭、急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
服務人次 0
好評率(--%)
擅長:冠心病、心肌梗死、腦供血不足
查看更多心血管內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