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
北醫三院是一家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建院已有50多年了,2013年,年門急診量達382萬余人次,年出院患者7.9萬余人次,年手術量達4.8萬余例次,平均住院日為6.37天,是解決疑難重癥的全國知名醫院之一,其骨科、運動創傷科、婦產科、生殖中心、消化科、神經內科以及眼科等都很突出,有明確的特色及專業特長。
在北醫三院住院患者中,三分之一以上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疑難雜癥患者,想掛一些科室的專家號很困難。這里先說說大家都格外關心的北醫三院的醫院情況及掛號情況:
北醫三院基本分成了四個區,門診區、急診區和眼科大樓。生殖中心已從眼科大樓前面的二層小樓搬走,搬到花園北路最西邊的新樓中,在路邊一眼就可望到:外觀氣派不同往日。新生殖中心的成立大大改善了患者的就醫環境,外地患者及早起排隊掛號后等候就診的患者可在舒適的環境中等候,新診室方便與醫生溝通,有利于保護患者的隱私。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掛號情況:
普通門診:
1、 門診大廳開門時間:早上6:00,關門:晚上8:00
2、 開始掛號時間為:早上7:00,上午11:00停止掛上午號。下午4:30停止掛下午號。
3、 北醫三院的眼科、口腔、耳鼻喉、生殖中心的患友,一定先在眼科大樓一層的大廳里先辦理醫療卡,有了卡,才能掛號,看病。掛這些科室的號也可以眼科大樓掛,也可在門診大廳掛。
特需門診:
位于門診樓八樓
1、 門診開門時間:早上6:45,專家開診時間:上午8:00-11:30 下午13:30-17:00
2、 掛號時間和普通門診一樣:早上7:00開始,上午11:00停止掛上午號。下午4:30停止掛下午號。
關于預約掛號:為了落實北京市衛生局統一要求,將預約掛號平臺更換到全市統一的114預約掛號平臺和網絡預約掛號平臺。
北醫三院的號,有這幾個科室會比較難掛:婦產科,骨科,生殖醫學,運動醫學,需要很早起排隊。尤其是生殖醫學的隊,有時會很長,還有票販在隊的前邊,誰給錢,就可以加上他們中間,其他的患友也沒有辦法。
另外一定要警惕的是北醫三院的醫托,如果有人給你介紹看病的醫生,一定要小心,要看病,一定就在北醫三院這樣正規的醫院里面看,其他地方一定不要輕信。
特別介紹一下生殖中心的掛號情況:
1、 星期一,二,三人較多,掛號比較困難,四,五人比較少,掛號比較容易!
2、 一般去生殖中心主要程序是:兩個人來分別掛號(男的掛生殖男科的號,女的掛生殖婦科)-->分別做檢查,查出病因 -->確定治療方案。
3、生殖中心的號在生殖中心大樓門前掛。號比較難掛,星期一,二,三掛號建議在凌晨三點以前到,星期四,五可以早上4點到5點之間來掛!
4、 票販子掛的號會狠宰你,一個號花費上千元都有可能,如果你很急很急,可以考慮去大夫那里說明情況申請加號,不必去買票販子的票,不然,只要早點去都有號可掛!
北醫三院的重點科室解析:
1、特別要說一下的是北醫三院的骨科,北醫三院骨科在國際,國內都是很知名的。在黨耕町教授的帶領下,北醫三院骨科涌現了大批高水平醫師,呈現了今天的繁榮景象,還有骨科教授陳仲強大夫當選北醫三院院長,2007年11月被推舉為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骨科主任現在是劉忠軍教授,是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脊柱組副組長,骨科現分為6個專業組,分別是:
脊柱組:帶頭大哥是劉忠軍教授,治療脊柱腫瘤,脊柱創傷,脊髓損傷,脊柱感染,脊柱畸形等疾病。
顱椎組:老大是王超主任醫師,是北醫三院骨科最有特點的一個方向,手術難度極高,風險很大,但王超主任憑著過硬的技術,到2012年12月止,已經手術治療寰樞關節病人2500余例,是實施上頸椎手術例數最多的醫師,是目前只做上頸椎(即寰樞椎,也稱高位頸椎、第1、2頸椎)手術的脊柱外科醫師。王超醫師設計的兩種治療寰樞關節不穩的內固定器械,已經獲得準字號批文,成為可以合法銷售的產品。這兩套器械由于是國產的,成本很低,銷售價格僅相當于進口器材的五分之一。這就使很多經濟條件差的病人也能承受得起治療費用。隨著治療手段的進步,病人的住院時間越來越短,痛苦越來越小。所有病人都不須術前臥床做顱骨牽引,不須術后戴任何頸部支具。
頸椎組:老板是孫宇主任醫師,治療頸椎畸形,頸椎退變性疾患,包括脊髓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交感型頸椎病。
腰椎組:業務帶頭人是陳仲強教授,手術治療胸椎和腰椎間盤突出癥、椎管狹窄、骨折、滑脫、脊柱術后翻修手術、先天性及創傷后脊柱畸形矯形,以及胸腔鏡微創手術等。
關節組:張克主任醫師,治療退變性膝、髖關節疾患,關節畸形,類風濕性關節炎,股骨頭失血性壞死等。
創傷組:周方主任醫師,教授被選為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第五屆委員會委員,他帶領下的創傷組在治療脊柱骨折、骨盆及髖臼骨折,復雜的四肢與關節骨折及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等疾病上非常有經驗。
看到了吧,北醫三院的骨外科強,深受病人信賴是非常有道理的,他們的專業方向分的很細,僅在脊柱方面就分了四個專業組,每個方向都有很強的人在領頭,專攻這類疾病的治療,對于外科手術來講,專即是強!上各位手術康復的患友的經驗分享內容也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
總之,北醫三院的骨外科在國內外居于領先地位,所以才會有眾多的來自全國各地的疑難,重癥的患者前來求治,這里專門介紹一下骨科掛號,看病的情況吧。
骨科門診時間是周一至五全天,門診掛號時間是早7點,掛當天號。就診醫生主要是主任醫師和副主任醫師,掛號費分別為7元、9元、14元,特需門診價格分別為60元、100元和300元。由于就診病人較多,通常8點骨科號就全部掛完了,專家號基本是一開門,很快就沒有了,要掛專家一定要早起排隊(至少5點前到)。實在沒掛上,可以在上午10點、下午3:30到診室與醫生商量加號,相信還是有一定機會的。
就診時請攜帶已有的X線、CT、MRI片等,僅有簡單的報告是不夠的。如果需要拍片,通常當天可得到X線結果,CT和MRI可第二天得到結果。
如果需要住院治療,由醫生開出住院單,病人留下聯系電話,等有床位后通知住院,通常等待一周時間。住院當天攜帶現金或支票到骨科病房確認后辦理手續。
住院后通常1周后手術,手術后住院1至2周。另外,北醫三院骨科在四環內有住院分部,三院眼科樓前每天8:30、13:30有班車往返。
2、運動醫學研究所在運動創傷及康復、運動營養、關節鏡治療等領域一直處于國際同步國內領先的高水平,是全國唯一的中國奧委會指定運動員傷病防治中心;中華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成立于2007年4月7日,于長隆教授當選為中華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
北醫三院運動醫學科經過近50年的發展,現已成為設有運動創傷、運動營養、醫務監督和運動康復四個專業的綜合性運動醫學研究所。曾診治的優秀運動員&奧運冠軍有:袁偉民、蔡振華、鄧亞萍、姚明、李楠、馮坤、李小雙、劉國政、郭晶晶、趙宏博等;知名演員:劉德華、曾志偉、李亞鵬、楊麗萍等
運動醫學的關節鏡治療很厲害,膝關節、肘關節、肩關節……,都能用。
3、神經內科:在樊東升大夫的帶領下,三院神經內科現為院重點發展科室,高級職稱以上人員11名,醫護人員中擁有博士學位者11名。在運動神經元疾病的研究,治療方面較國內其他醫院領先。
4、婦產科:自1958年張麗珠教授創立北醫三院婦產科以來,通過50多年的努力,目前是京西最好的婦產科專業科室,分婦科,產科,生殖中心。
婦科分三個專業組,分別是:泌尿婦科學組、婦科腫瘤學組、普通婦科學組和宮頸病變診治研究中心。微創婦科手術率已接近70%。
韓勁松教授是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分會婦女盆底學組成員,上患友醫術推薦度都非常好(94%)。婦腫瘤方面,子宮頸癌前病變的篩查已成為北醫三院婦科的門診特色。
產科是全國重點學科之一,醫教研有機結合的三級醫療圍產保健機構,2005年被北京市衛生局指定為北京市產前診斷中心醫療機構,以高危妊娠和急危重癥的救治為其特色,接收各種疑難危重病人,目前已經成為北京周邊地區及海淀地區高危重癥孕產婦救治中心,疑難雜癥的醫療轉診中心。在婦產科遺傳咨詢門診和產前監測上很突出。
5、生殖中心:是大陸第一代試管嬰兒的誕生地(1988年)。幾十年來,積極開展輔助生育技術及女性生殖內分泌功能失調性疾病治療,在女性內分泌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面具有十分雄厚的技術力量,尤其是對于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各種原因引起的閉經等。2002年建立生殖醫學中心,是目前亞洲最大的生殖醫學中心之一,醫療水平在國內領先,與國際頂尖水平持平,臨床妊娠率維持在30-40%,穩步增長,為解決廣大不孕癥患者看病難的問題做出巨大貢獻。
上網友熱情推薦的醫生有:
喬杰教授:2007年 11月11日,在上海召開的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青年委員會成立大會上,北醫三院婦產科主任喬杰教授當選為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第一屆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喬大夫對患者耐心,醫術高超,患友推薦度95%。
陳貴安大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擅長不孕癥,試管嬰兒,單精子顯微注射等助孕技術,是患友們非常愛戴,尊敬的慈詳,負責的好大夫,患友好評好潮,醫術,態度推薦度都是98%,而且大家描述的陳大夫對病人的關愛,非常讓人感動。
6、眼科在青光眼、白內障、眼外傷以及眼科疑難重癥的診斷和治療方面在國內居于領先水平;
7、消化科在國內率先開展了早期胃癌的內窺鏡粘膜切除術,在潰瘍病發病機制及治療,早期胃癌的診斷、治療等領域國內一流。
8、成形外科(整形美容中心):成立了60多周年,現任學科負責人李東主任,中國美容整形醫師協會常委,在李教授的帶領下,目前成形科手術針對不同人群分為整形外科和美容外科兩部分。分別介紹一下;
整形外科:主要針對功能、外形有缺陷的患者,對其先天、后天缺損畸形的體表器官進行修復、重建。如:顱面先天畸形、唇、腭裂的修復,眼、耳、鼻、乳房、會陰部等器官的缺損再造,身體各部位的燒、創傷后的畸形矯正及功能恢復,體表腫物切除,各種瘢痕治療,易性癖(變性手術)治療。
美容外科:主要是針對正常人群求美需求的美容手術,如:高顴骨、下頜角肥大去除,重瞼、隆鼻,隆胸,除皺,吸脂,增高,肢體塑形等。目前開展的小腿肌肉塑形、內鏡額顳部除皺技術效果可靠,并發癥少,已達國際水平,病人滿意度98%
9、職業病科:是我國開設最早的職業病臨床科室,北京市衛生局批準的法定職業病診斷單位,國家和北京市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的重要成員,北醫三院成為在全國范圍內,為數不多的、能為涉及各學科范圍的職業病提供高水平診斷、治療及健康監護服務的醫療單位,在化學,環境中毒,塵肺上都很有研究。
北醫三院電話:010-82266699
北醫三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花園北路49號
另:北醫三院,就診施行實名制,掛號前需辦理就診卡(拿有效證件,身份證,戶口本等)工本費5元,沒有就診卡,無法交費,看病。
行車路線 :
行車路線(外地患者):火車站路線:從北京站出發,乘坐地鐵2號線在積水潭下車,換乘609路在北醫三院下車;從北京西站出發,乘21路在塔院小區南門下車,步行至醫院;
行車路線(本地患者):市內乘坐公交331路、609路、484路、323快北醫三院下車即到 375路、386路、392路、398路、438路、478路、632路、693路、609路、617路、944路、運通103路、498路、490路、691路、562路北航站下車往東300米
電話 :
010-82266699(總機),010-82266688(總機)
北醫三院生殖醫學中心集醫、教、研為一體,是生殖內分泌和不孕癥診治的綜合性醫療機構。不僅輔助生殖技術,還在多囊卵巢綜合征、子宮內膜異位癥、復發性流產及部分遺傳性疾病等多種疑難雜癥的診治方面居全國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并成為首批衛生部生殖醫學臨床培訓基地,2009年成為北京大學世界衛生組織生殖健康與人口科學合作臨床醫學基地。年診治病例人數居全國前列,2010年門診量超過20萬人次。
生殖中心還積極探索宮、腹腔鏡微創手術在生殖內分泌疾病和不孕癥診治中的應用。采用宮、腹腔鏡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輸卵管病變、宮腔病變、多囊卵巢綜合征等;此外生殖中心還針對因惡性腫瘤放化療及其它一些影響生育的問題為患者開展生育力保存的研究和服務。
北醫三院生殖中心的臨床診療和科研水平都達到了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成為目前國內至全世界最大的生殖內分泌疾病和不孕癥診治的綜合性醫療中心之一。
北醫三院生殖醫學中心的前身是上個世紀80年代建立直至2000年不足100平米的試管嬰兒室,但開展生殖內分泌的基礎研究與臨床工作則開始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當時北京海淀區八大學院大批女學生閉經,引起了社會和政府的重視。張麗珠教授經過調查和研究明確了發病原因在下丘腦而并非卵巢,是由于重體力勞動和營養不足導致了營養不良性閉經,自此,奠定了北醫三院生殖內分泌專業的開端。
早在六十年代,就開展了輸卵管結扎手術對卵巢功能影響的研究,并開展后穹隆鏡檢查盆腔疾?。ㄊ亲钤缙诘母骨荤R技術);七十年代,建立了國內最早的生殖內分泌實驗室進行了正常月經周期、絕經期、哺乳期閉經、高泌乳素血癥、閉經泌乳綜合癥等內分泌激素測定,對女性生殖內分泌疾病的認識不斷深入,大量的患者得到了當時國內最高水平的治療。八十年代開展了LHRH興奮實驗,采用大劑量LRH滴鼻抑制排卵功能用于內膜異位癥的治療,并開展了雌、孕激素受體測定,研究了在卵泡不同發育階段子宮內膜和早孕蛻膜中的變化。
世界首例試管嬰兒于1978年出生,震撼了整個世界。不久,臺灣和香港在全部利用國外設備和技術的情況下也相繼誕生了試管嬰兒。八十年代初,張麗珠教授根據國外進展結合中國國情,決定開展試管嬰兒技術,但當時的條件一窮二白,即沒有技術也沒有設備,只能土法上馬;為了配合試管嬰兒工作加強了內分泌實驗室建設,建立了細胞遺傳室,聯合了北京醫科大學組胚教研室劉斌教授等。當時用于試管嬰兒工作的只是兩間小屋(共60平米左右),一間作實驗室,另一間用于取卵和胚胎移植;所有的器皿都要徹底刷洗干凈,再用燒制的蒸餾水沖洗幾十遍;所用的試劑和培養液全部自行配置,測PH值、測滲透壓等。在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上,張麗珠教授頗費了一番苦心,最終決定選擇有明確盆腔疾患的女性不孕癥患者作為對象,開腹治療盆腔疾病的同時取卵,采用這樣的治療的策略,最大限度地保證了病人的利益,即清除了盆腔疾病,又獲得了不孕癥治療的機會。但當時對人卵的形態缺乏了解,于是將裝有卵泡液的試管放在保溫瓶中由劉平(現生殖醫學中心副主任)一路小跑送到組織胚胎,由劉斌教授認卵。在這種情況下,認識了人卵,1984年體外受精成功。
2001年醫院根據發展的需要,投資1000余萬元將原來的試管嬰兒室擴建成今天2500平方米的生殖醫學中心,臨床和實驗室條件大為改觀,2004年4月通過衛生部檢查,查獲準開展常規IVF-ET、ICSI和PGD。
2005年,在陳貴安教授領導下,成功克隆出人胚胎干細胞系,并做了多個方向的誘導分化研究,水平達到國際先進行列。
2005年,陳貴安教授指導培育成功了我國首例也是世界第二例凍卵、凍精和凍胚的“三凍”試管嬰兒,成為我國首例試管嬰兒誕生后生殖醫學界的又一個標志性成就。
目前北醫三院生殖中心能夠開展該領域中的所有技術,包括宮腔鏡和腹腔鏡檢查和治療等,2007年又開展了注水腹腔鏡手術這一最新技術。另外,對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臨床與基礎研究方面,在李美芝教授和喬杰教授的領導下,經過20來年的研究,在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下進行了深入的基礎和臨床研究,診治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2006年,喬杰教授獲得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支持,在國內牽頭從事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診斷和治療標準的研究,將進一步加深對該疾病的認識。
目前,北醫三院生殖醫學中心得到了衛生部、科技部、中華醫學會、北京市衛生局、北大醫學部、北醫三院以及社會各方的大力支持,在喬杰主任的領導下,制定了中長期戰略發展規劃,積極培養和引進人才,發揮團隊精神,積極團結協作,加強和國內外的強手合作,注重學科交叉,在發展臨床技術提高醫療水平更好為患者服務的同時,并重科學研究與教學工作,同時也加強了人文教育與文化建設。
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北醫三院生殖醫學中心的明天將會更加輝煌,我國的生殖醫學事業在國內各位專家同道的共同努力下將更加輝煌!
自1958年建院以來,消化科一直以??菩〗M的形式進行醫教研工作,85年創建消化科,并在鄭芝田、李益農、林三仁等國內著名專家的領導下,得到了很大的發展?,F在消化內科共有病房、門診、急診、內鏡室、X線室、和實驗室等6部分。其中實驗室包括病理室、細胞室、生化室、生理室、免疫室。1985年又經北醫批準成立北京醫科大學消化疾病研究中心,這些組成確立了消化科的組織和領導形式,標志著消化科已形成一個完整、獨立的診療和科研體系。
新診療法的創立及應用包括科室于1992年首先對于小于2cm直徑粘膜層早期胃癌行內鏡下粘膜切除術,為國內首創。對于小于2cm直徑的胃粘膜下腫瘤行內鏡下切除成功,也為國內率先開展,內鏡下胃造瘺術已獲成功,為國內領先。血清及胃液自發熒光光譜診斷消化道腫瘤,敏感性已達90%,特異性已達到85%,并經1000例患者驗證,在實驗室方法診斷胃癌發面開創了新途徑。
常規診療方法的應用技術有急診胃鏡檢查,各種治療內鏡技術如胃腸道息肉切除術、消化道出血內鏡止血、食道靜脈曲張硬化治療、胃腸道狹窄擴張術、異物鉗??;ERCP+EST;近年來又開展了膠囊內鏡,推進式小腸鏡等檢查手段。各種腫瘤抗原的檢查如CA199、CA125、CEA;PCR技術的臨床應用,如乙肝病毒的檢測;胃腸道粘膜活檢病理檢查;碳13尿素呼吸試驗等。
現任主任周麗雅教授,全科共計41人, 其中主任醫師7人,副主任醫師5人,副研究員1人,副主任技師1人,主治醫師或助理研究員11人,承擔醫療、教學以及臨床科研工作。
1980年,科室率先引進日本先進技術-胃腸道雙重對比造影,并在我國推廣應用,使我國X線胃腸道診斷技術得到大大提高。潰瘍病發病機制及治療的臨床研究屬國內領先,在這一基礎上針對幽門螺桿菌感染與相關胃疾患的研究,特別是與胃癌關系的研究正在深入中,并獲得國際多項合作研究項目,目前這一研究已取得重要進展。胃癌的早期診斷及治療研究連續兩次獲得國家七五、八五攻關課題。早期胃癌診斷率達到47.1%,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課題并于1991年榮獲衛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及1992年榮獲光華科技基金三等獎。
2006年,內鏡室建筑面積增至600余m2。 2007年,在富士能公司投資基礎上,消化科成立內鏡培訓中心,成為全國消化醫師正規內鏡培訓基地。目前內鏡室擁有以下先進設備:電子內鏡主機,Doppler電子超聲胃鏡(環掃、扇掃、小探頭),膠囊內鏡,電子雙氣囊小腸鏡,新型電子結腸鏡,新型電子十二指腸鏡,內鏡超聲微探頭,超細經鼻胃鏡,電子放大內鏡+FICE系統。消化科病理室擁有Nikon 80i顯微鏡,Nikon SMZ1500實體顯微鏡等。消化科胃腸造影室則擁有東芝數字胃腸X光機的先進設備。
2007年消化科與普外、腫瘤科聯合建立消化系統腫瘤診治中心,為更好對腫瘤患者進行及時有效治療提供了平臺。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呼吸內科是一個設備完善,臨床、科研和教學均頗具實力的優秀專業科室。2012年獲國家臨床重點??平ㄔO項目獎。目前科室設置包括:呼吸普通病房2個(43張床位)、RICU(14張床位)、門診、肺功能室、支氣管鏡室、睡眠呼吸監測室、霧化治療室、戒煙門診、藥理基地和實驗室。呼吸內科現有醫護人員95人,其中醫生42人,主任醫師7人、副主任醫師9人、主治醫師8人,住院醫師18人。呼吸科每年門診量均超過6萬人次;病房(包括呼吸危重)收治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逾千人次。呼吸重癥監護病房每年搶救危重癥近200余例,是醫院危重病救治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門診開設了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鼾癥及戒煙專病門診,并定期開設專病患者健康教育大講堂活動,為患者提供便捷、專業、個性化的服務。
呼吸內科臨床與科研并重,處理疑難、急危重癥能力強,對呼吸系統疾病進行了深入研究,在呼吸醫學領域影響力大。呼吸科在慢性阻塞性肺疾?。–OPD)等呼吸內科疾病研究領域內,一直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目前有多項研究成果獲國家、省部級以及中華醫學會的科研成果獎勵。趙鳴武教授和姚婉貞教授曾經分別擔任過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COPD學組首任組長和中國COPD聯盟負責人,參與了我國COPD診療指南的制定工作,呼吸科先后參與了有關COPD的國家十五攻關和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等研究。
呼吸科在國內較早獨立開展了支氣管鏡以及內科胸腔鏡檢查,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新進開展了超聲支氣管鏡、可彎曲內科胸腔鏡檢查,大大提高了呼吸疑難病癥的診療水平。此外,呼吸科對于支氣管哮喘、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尼古丁成癮癥、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疾病的診治等均具有豐富經驗。今后將進一步開展支氣管鏡下治療、脫敏治療等技術。
呼吸科具有較高的綜合臨床診治水平,每年接受來自全國各地的大量患者前來就診,并負責和接受北京及各地方醫院的呼吸疑難、危重病人的會診和轉診。許多不明原因發熱、各種感染性疾病、風濕免疫疾病和系統性血管炎等疾病在呼吸科均得到了確診和治療。間質性肺病是呼吸系統的疑難病,呼吸科采用多學科合作和不同的肺活檢技術對疾病進行臨床和病理診斷,提高了該病的診斷和治療水平。目前呼吸科聯合放射科、病理科、胸科和核醫學科成立了呼吸科疑難疾病會診中心,為患者提供全方位、專業的診治方案。
北醫三院職業病科是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最具特色的臨床科室之一,已有40余年歷史,在國內外均享有很高聲譽,是我國開設最早的職業病臨床科室,北京市衛生局批準的法定職業病診斷單位,國家和北京市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的重要成員,也是國家級職業病臨床專業高級人才培訓基地。
北醫三院職業病科前身為北京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內科職業病專業組,始建于1959年,由內科著名教授王世俊親自?建,1972年正式改組為職業病科,并設立職業病研究室。1985年北京醫學院改組為北京醫科大學后,職業病科也擴建為職業病研究中心,設臨床部(職業病科)及研究部(職業病實驗室),為北京醫科大學第一批組建的十大研究中心之一,并成為我國集臨床、教學和研究為一體著名的職業病學術機構,也是我國唯一的職業病臨床專業博士培養點。
北醫三院職業病科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化學中毒、塵肺及化學性免疫疾??;其提供的醫療服務除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門診住院病人的診治外,還擔負北京市和全國各地急重癥職業性疾患的搶救、會診,以及疑難職業病的診斷鑒定、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等重要任務。這里匯集了一批國內著名的職業病專家,如王世俊、史志澄、劉鏡愉、趙金垣等教授均為國內知名學者,是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均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在化學中毒(如重金屬中毒、中毒性腎病等)和化學性哮喘診治、塵肺功能診斷等領域尤有突出貢獻,并在國內各學術團體及學術刊物擔任重要職務。
1998年以來,為適應社會需要,該中心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及學術專長,不斷擴大醫療服務范圍。如職業中毒專業已將主攻目標從工業性毒物擴大到所有化學病因,包括藥物、農藥、環境毒物、生活化學品、有毒動植物?嗜好品,甚至軍事毒物等,在國內率先開設“化學中毒門診”,并為各種樣品(血液、尿液、食品、藥品等)、各種毒物(有機磷、有機氯、鉈、甲醇、未知毒物等)提供檢測服務,填補了我國在該醫療領域的空白;國內發生的幾次診治難度較大的隱匿性鉈中毒事件(北京大學、河南洛陽、山東東營、陜西臨潼等),俱在該研究中心處置或指導下得到順利解決。塵肺專業則增加了環境性肺病門診,將環境污染物等引起的肺部損害列入診療范圍?;瘜W性免疫病專業除原有化學性哮喘診療服務外,還開設過敏性鼻炎門診,為病人提供了方便,受到廣大患者的歡迎。
數十年來,職業病研究中心一直承擔本科生、進修生、研修生、研究生等高級專業人才教學任務,迄今已培養本科生1000余名,博士、碩士研究生近40名,進修生40余名,舉辦全國性學習班近20次,學員達1000余人次,是國內最有影響的職業病臨床專業人才培養基地。40余年來,該研究中心共承擔國家級、省部級及國外協作課題等重大科研項目30余個,曾連續8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4次獲得教育部博士點科研基金資助,5次參與國家重點攻關課題研究工作,共發表研究論文500余篇,出版專著10余冊,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大會交流30余次,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獎10余項,僅近5年,該科即獲得2項中國高??萍歼M步二等獎、1項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中華醫學科技三等獎、2項中華醫學科技二等獎及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北醫三院不僅設有專門的職業病科,而且從建院一開始就在眼科、皮膚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以及放射科等主要臨床科室配置專業人員和儀器設備為特殊職業性損害提供專業服務,使北醫三院成為在全國范圍內,為數不多的、能為涉及各學科范圍的職業病提供高水平診斷、治療及健康監護服務的醫療單位?!吨腥A人民共和國職業病法》出臺后,北醫三院又通過了北京市衛生局組織的職業衛生技術機構資質審定檢查,于2003年被批準成為北京市首批具有幾乎覆蓋所有職業病范圍的診斷、治療及職業健康監護資質的合法醫療機構,使職業病診療工作得以更加規范、細致地進行。北醫三院目前正在進行全院門診、病房和硬件設備全面的更新改造,可以預料,在不久的將來,她一定能以更精良的儀器設備、更優質的醫療技術、更科學便利的條件,為廣大勞動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心臟外科是一個建立在全新理念上的高技術專業學科。以人為本,病人至上是他們最基本的宗旨。努力捍衛生命的尊嚴和重塑健康生活是他們永恒的追求。高技術設備、高素質醫護人員和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整體技術優勢構成了先進的心血管疾病醫療平臺。
心外科病房位于外科樓六層。心臟外科專用手術室和體外循環準備室位于外科樓二層。外科病房規格高、環境好而且收費低。手術室和術后監護病房裝備國際一流。人員分工為:心臟外科手術醫師、圍手術期監護醫師、輔助循環灌注醫師和心臟外科??谱o士。各部門分工明確、業務精湛、合作嚴密,為醫療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臨床業務范圍涵蓋除新生兒手術以外的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疾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房顫、大血管疾病、肺動脈栓塞和各種終末期心臟病的外科手術治療。所開展手術包括:先天性心臟病矯治、心臟瓣膜成形及瓣膜置換、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房顫射頻消融術、心室成形、心臟腫瘤切除、大動脈疾病的介入治療、各種術式的主動脈置換、肺動脈切開取栓、ECMO及VAD循環輔助及人工心臟。其中以非體外循環冠脈搭橋手術技術居全國領先地位。
建科初期,共有楊碧波、李潮、高峰、崔仲奇等外科醫生4人,刁國華為體外循環師,徐敏為監護醫師,張文先等??谱o士13人。共有普通病床11張,監護病床4張。在醫院領導和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和協助下,心臟外科順利度過磨合階段,全面開展各種心臟手術。2001年6月,成功完成首例急性暴發性肺栓塞患者肺動脈切開取栓治療;2005年4月,完成首例心源性休克患者體外膜肺氧合支持(ECMO)治療;2005年6月,完成首例雙心室輔助裝置(VAD)置入術;2005年9月,完成北京大學首例同種異體原位心臟移植手術。近七年來,共開展各種心臟外科手術近600例。
2009年12月萬峰主任回到三院,任心臟外科學術帶頭人和科室主任,同期人民醫院解基嚴主任來到北醫三院心臟外科任常務副主任,當時北京大學系統心臟外科僅有的二名博士生導師坐鎮三院,使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心臟疾病外科治療水平有了飛速的提高,一舉將缺血性心臟的手術治療推向到國內領先水平。
在開展臨床醫療工作的同時,還承擔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學生、研究生的臨床教學和科學研究。在臨床醫療及科研領域與國內外機構及學者開展了廣泛和卓有成效的合作。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普通外科的前身是北京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外科教研室,成立于1958年,普外負責人為張挽華。20世紀80年代初,普通外科成為獨立科室,第一任主任為張挽華教授。20世紀90年代初,普通外科劃分為幾個相對固定的專業組:膽道組、肝胰組、胃腸組、血管組和門脈高壓組,1991年普通外科成立了腹腔鏡專業組,1994年成立了腹腔鏡培訓中心,1999年設立肛腸病專業組,2003年成立乳腺病專業組,2007年聯合消化科、腫瘤治療中心成立消化疾病中心,2008年成立首個疝外科微創治療全國培訓基地。普通外科現有正高職稱醫師15名,副高級職稱醫師10名,中級職稱醫師14名,床位由建院初期的40張擴大為現在的135張。
普通外科建院以來即作為重點科室得到良好的發展。60年代開始,在曾任全國膽道外科學組組長周孝思教授的領導下,膽道外科在膽結石基礎研究和臨床治療、肝內膽管結石的手術治療、膽道內鏡、膽道腫瘤的綜合治療等方面在國內有較高地位,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多次獲得衛生部和北京市的科技進步獎。
1978年,張挽華教授在國際上首創腸腔靜脈側側分流術(直接吻合)治療門脈高壓癥,于1981年獲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科技成果二等獎。周孝思教授的科研成果“膽色素結石的成因和溶石碎石藥物探索”獲1980年北京科學技術委員會科技成果三等獎;“膽汁酸鹽在膽色素結石形成中的作用” 獲1988年衛生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和1988年北京市學術獎; “色素型膽結石的組成、結構、生理機理的研究”獲1988年國家教委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分子光譜研究生物分子,生物醫學及其應用”獲2001年教育部中國高??茖W技術獎一等獎。
1991年,普通外科率先在國內開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1993年成功完成了國內首例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至今已施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近2萬余例。在此基礎上,開始在腔鏡下進行結直腸癌切除、疝修補、肝臟切除、食道裂孔疝修補、胃癌根治切除,甲狀腺腺葉切除,膽總管切開探查等手術。目前尤其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及胃癌根治術均在國內居領先地位。
90年代中期,首創了保留Oddi括約肌功能的肝膽管整形術治療肝內外膽管結石。2005年成功完成了國內首例腹腔鏡胰體尾切除術。
普通外科2000年7月開始臨床肝移植工作。11年來共進行肝移植300余例。依靠三院雄厚的整體實力,術后1年存活率為88%,5年存活率為76%,居國內領先地位。30%病人術中無需輸血,并于2007年成功完成三例親體活體供肝肝臟移植。
2008年,普通外科在北京市綜合醫院中率先設立了快速康復病房。3年來,在沒有增加床位的情況下,快速康復病房收治了大量甲狀腺,膽囊及腹股溝疝等常見病,極大程度上解決了周邊群眾看病難及看病貴的問題。
北京大學眼科中心始建于2001年10月,座落于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眼科中心大樓內,建筑面積10,000m2;集眼科臨床、教學和科研于一體,為國家重點學科。眼科中心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曹安民教授擔任首任主任,自2010年4月起,由我國著名眼底病專家馬志中教授繼任主任,王薇教授、郝燕生教授任副主任。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眼科中心重視人才戰略和梯隊建設,下設9個亞學科,分別與國際眼科亞科相對應,即:玻璃體視網膜科、白內障與 老年眼病科、眼外傷與人工晶體科、角膜科、青光眼科、準分子激光科、斜視與小兒眼科、眼底病內科和眼整形美容科。從全國招聘眼科著名教授、一流專家擔任亞 學科主任,在自主創新的平臺上組成眼科中心飛速發展的骨干力量。眼科中心亞學科學術帶頭人包括:馬志中教授、王薇教授、郝燕生教授、洪晶教授、吳玲玲主任 醫師、陳躍國教授、王樂今主任醫師、劉瑜玲主任醫師、田彥杰副主任醫師等。
眼科中心設有病床80張,日門診量700人次,年手術量10,000例。外省病人轉診比例由2001年的5%增長到2010年的34%以上,表明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診療實力在全國眼病患者心目中的影響力日益突顯。眼科醫院現有博士生導師6名,碩士生導師9名,2010年培養博士后1名,博士生28名,碩士生16名,進修醫43名。眼科中心擁有世界最先進的眼科設備及眼科醫療、教學和科研平臺,躋身于國內Top Ten最主要眼科機構之一。
位于眼科中心大樓六、七層的眼科研究所,占地1,125m2。擁有激光共聚焦顯微鏡、超高速冷凍離心機、視覺電生理儀、熒光顯微鏡及照相系統、凝膠成像系 統、超薄冰凍切片機、梯度PCR儀等先進實驗設備和實驗平臺。擁有病理研究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眼庫、免疫實驗室、干細胞實驗室、超微結構實驗室,以及 Dry Lab和Wet Lab兩個教學實驗室,是功能強大的眼科基礎研究平臺。眼科中心秉承北京大學醫療機構的特點,十分重視科研工作,2010年在國外權威眼科雜志共發表19 篇SCI論文,在研課題基金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973”課題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教育部新教師基金 等,基金總數逾千萬。
眼科中心專設防盲治盲辦和國家臨床藥理實驗基地,承擔著國際眼科理事會(ICO)-- 北京大學Eli Lilly糖尿病眼病防治中心、全國眼外傷登記、衛生部健康快車等重要防盲任務,每年平均接受至少4-5項臨床藥理實驗任務。為廣大患者帶來光明的同時, 承擔北京市和外省醫師的大量培訓任務,為全國老少邊窮地區培養眼科醫師,構建聯網式模擬教學平臺。
中心同時擁有一支訓練有素的優秀護理隊伍,分別承擔了門診、手術室和病房的護理工作。成立至今,始終堅持以患者為核心、提高護理質量、致思學科發展、建立??谱o理服務內涵。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眼科中心環境幽雅、溫馨,服務熱情、周到,其獨具匠心的醫療空間設置,令人耳目一新,充分體現人文關懷的整體設計,曾被媒體稱之為“彩色 的眼科醫院”。中心全體醫護人員致力于中國眼科事業的發展,愿意為全國防盲治盲工作貢獻力量,并努力使之成為國際著名的眼科中心。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是國家衛生部直屬的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歷經50年的發展,在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得到迅速發展,醫療設備先進,專家教授云集。
北京的大學第三醫院兒科醫護人員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患兒服務,忘我勞動,無私奉獻的傳統自始至終在發揚光大,成為他們在近十幾年來北京市部分綜合醫院兒科紛紛關張或不景氣的背景下保持良好狀態的法寶。
兒科現有門急診、病房和實驗室三部分。
兒科門診從建院以來一直堅持24小時門急診,為了提高醫療質量滿足患者要求,開設了專業門診,如心血管、神經、呼吸、兒童保健門診等都是非常受歡迎的門診。教授門診不需要預約,夜間和節假日都安排有教授門診,病人隨時來隨時就診。教授們的醫術高,服務態度好,百問不厭深受患者的好評。
兒科病房有50張病床,分新生兒和普通病房兩部分??墒罩胃鞣N疑難危重病例。
新生兒專業是兒科重點發展的專業,有黃德珉、葉鴻瑁、李松教授等一批老中青專家,對各種新生兒疾病的救治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在北京市兒科界享有很高聲譽。
他們還有心血管專業、神經專業、呼吸專業、消化專業、內分泌專業、腎臟病專業等數十名專家、教授,對兒童全身各個系統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均有很好建樹,在同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
兒童保健是兒科最早建立和最受歡迎的專業,每年診治病人達3000人次以上,先后開展了微量元素、骨堿性磷酸酶、嬰幼兒智力評分、Peabody評估與指導等多項新技術??扇嫦到y地評價小兒體格和智能發育狀況。
為了真正貫徹“服務至上,患者第一”的指導思想,把工作落實到實處,真誠希望在未來的醫學發展歷程中,與所有關心、愛護兒童的單位和個人保持良好聯系,通力合作,讓孩子更加健康茁壯地成長。
在工作之余,他們又是一個充滿活力和生機的團隊,高歌歡舞著擁抱生活、享受生命,同時他們敞開心扉,渴望和年輕的父母和孩子們進行良好的溝通、通力的合作,讓三院兒科成為健康的搖籃、愛的港灣!
北醫三院職業病科是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最具特色的臨床科室之一,已有40余年歷史,在國內外均享有很高聲譽,是我國開設最早的職業病臨床科室,北京市衛生局批準的法定職業病診斷單位,國家和北京市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的重要成員,也是國家級職業病臨床專業高級人才培訓基地。
北醫三院職業病科前身為北京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內科職業病專業組,始建于1959年,由內科著名教授王世俊親自?建,1972年正式改組為職業病科,并設立職業病研究室。1985年北京醫學院改組為北京醫科大學后,職業病科也擴建為職業病研究中心,設臨床部(職業病科)及研究部(職業病實驗室),為北京醫科大學第一批組建的十大研究中心之一,并成為我國集臨床、教學和研究為一體著名的職業病學術機構,也是我國唯一的職業病臨床專業博士培養點。
北醫三院職業病科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化學中毒、塵肺及化學性免疫疾??;其提供的醫療服務除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門診住院病人的診治外,還擔負北京市和全國各地急重癥職業性疾患的搶救、會診,以及疑難職業病的診斷鑒定、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等重要任務。這里匯集了一批國內著名的職業病專家,如王世俊、史志澄、劉鏡愉、趙金垣等教授均為國內知名學者,是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均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在化學中毒(如重金屬中毒、中毒性腎病等)和化學性哮喘診治、塵肺功能診斷等領域尤有突出貢獻,并在國內各學術團體及學術刊物擔任重要職務。
1998年以來,為適應社會需要,該中心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及學術專長,不斷擴大醫療服務范圍。如職業中毒專業已將主攻目標從工業性毒物擴大到所有化學病因,包括藥物、農藥、環境毒物、生活化學品、有毒動植物?嗜好品,甚至軍事毒物等,在國內率先開設“化學中毒門診”,并為各種樣品(血液、尿液、食品、藥品等)、各種毒物(有機磷、有機氯、鉈、甲醇、未知毒物等)提供檢測服務,填補了我國在該醫療領域的空白;國內發生的幾次診治難度較大的隱匿性鉈中毒事件(北京大學、河南洛陽、山東東營、陜西臨潼等),俱在該研究中心處置或指導下得到順利解決。塵肺專業則增加了環境性肺病門診,將環境污染物等引起的肺部損害列入診療范圍?;瘜W性免疫病專業除原有化學性哮喘診療服務外,還開設過敏性鼻炎門診,為病人提供了方便,受到廣大患者的歡迎。
數十年來,職業病研究中心一直承擔本科生、進修生、研修生、研究生等高級專業人才教學任務,迄今已培養本科生1000余名,博士、碩士研究生近40名,進修生40余名,舉辦全國性學習班近20次,學員達1000余人次,是國內最有影響的職業病臨床專業人才培養基地。40余年來,該研究中心共承擔國家級、省部級及國外協作課題等重大科研項目30余個,曾連續8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4次獲得教育部博士點科研基金資助,5次參與國家重點攻關課題研究工作,共發表研究論文500余篇,出版專著10余冊,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大會交流30余次,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獎10余項,僅近5年,該科即獲得2項中國高??萍歼M步二等獎、1項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中華醫學科技三等獎、2項中華醫學科技二等獎及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北醫三院不僅設有專門的職業病科,而且從建院一開始就在眼科、皮膚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以及放射科等主要臨床科室配置專業人員和儀器設備為特殊職業性損害提供專業服務,使北醫三院成為在全國范圍內,為數不多的、能為涉及各學科范圍的職業病提供高水平診斷、治療及健康監護服務的醫療單位?!吨腥A人民共和國職業病法》出臺后,北醫三院又通過了北京市衛生局組織的職業衛生技術機構資質審定檢查,于2003年被批準成為北京市首批具有幾乎覆蓋所有職業病范圍的診斷、治療及職業健康監護資質的合法醫療機構,使職業病診療工作得以更加規范、細致地進行。北醫三院目前正在進行全院門診、病房和硬件設備全面的更新改造,可以預料,在不久的將來,她一定能以更精良的儀器設備、更優質的醫療技術、更科學便利的條件,為廣大勞動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自1958年建院以來,骨創傷的治療就一直貫穿在北醫三院骨科的發展史中。上世紀90年代初,創傷骨科就在國內較早開展了帶鎖髓內釘這一微創治療骨折的新技術。1999年,為了適應國內外創傷骨科的飛速發展,為了加強對于醫學生、住院醫師的創傷骨科專業技術培養,以及學科發展的需要,在黨耕町教授的倡導下,成立了創傷骨科專業組,使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成為了全國最早的具有專業創傷骨科治療的綜合醫院之一。專業組成立后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創傷的門急診量逐年遞增,現已達到了每年25000人次,骨折的治療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專業組成立開始,就堅持采用與歐美同步的先進的骨折治療方法,現已成功治療各種類型的骨折及脊柱疾病患者4000多例。作為中國最好的脊柱外科中心之一,脊柱創傷的治療一直就是他們的優勢,在頸、胸、腰椎骨折的治療上始終保持著國內領先水平,僅在近5年來,就已成功手術治療了900多例各種類型的脊柱骨折,其中包括一些復雜的多發骨折、嚴重的脊柱骨折脫位以及難治的陳舊性脊柱骨折,不乏比體操運動員桑蘭更嚴重的脊柱骨折。對于老年性骨質疏松骨折(包括髖部、腕部、肩部和脊柱骨折),從骨折的手術到骨質疏松的治療,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創傷骨科在國際上率先采用了股骨LISS微創治療復雜性股骨粗隆部骨折,大大縮短了這一復雜骨折的手術時間,減少了出血量和手術并發癥,使高齡骨質疏松骨折患者得到了早期、順利的康復。近年來創傷骨科將微創技術廣泛應用在四肢及骨盆骨折的治療上,大大減少了并發癥,縮短了治療周期,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同時還成功地治療了大量的骨折畸形愈合、不愈合、內固定失敗等疑難病癥。
創傷骨科專業組是一個專業基礎雄厚團隊、勇于創新團隊,專業組所有成員均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均在國內外接受過嚴格、系統、先進的創傷骨科和脊柱外科的培訓。組長周方有著將近4年在英國和美國工作和學習的經歷,在英國獲得注冊醫師證書,并在英國完成了骨科總住院醫師工作后于1993年回國工作,現在國際、國內多個學術組織中兼職,任中華醫學會創傷分會委員,中華創傷骨科雜志編委,國際內固定協會(AO)講師團講師等職。其他組員也有在歐、美等國長期學習和進修的經歷,其中姬洪全曾在澳大利亞進修,田耘曾在美國進修,張志山曾在瑞士進修。目前專業組有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2名,主治醫師一名,研究生4名。
經過多年發展,創傷組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以脊柱骨折及四肢骨折的微創治療為特點,依托綜合醫院的醫療優勢,在多發創傷、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基礎研究和臨床治療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脊柱骨折治療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在四肢骨折的微創治療以及骨盆和髖臼骨折的治療方面具有與歐美同步發展、國內先進的水平,對于脊柱和四肢骨折的畸形愈合、不愈合、內固定失敗等疑難病癥也有著豐富的治療經驗,保持著國內先進水平。
創傷骨科專業組堅持骨科的優良傳統,堅持國際先進的治療理念和技術,采用微創治療手段對骨折進行治療,收治各種類型的新鮮及陳舊骨折和脊柱退行性疾病,包括頸椎、胸椎、腰椎、骨盆及四肢骨與和關節新鮮骨折和急性損傷,脊柱、四肢骨折初次治療不佳所造成的畸形、骨折不愈合、內固定失敗等疑難病癥,專業組成員亦對脊柱退行性疾病有豐富的診治經驗,兼治頸椎病、腰椎管狹窄癥、腰椎滑脫、腰間盤突出癥、胸椎管狹窄癥等。
北醫三院成形外科歷史悠久,是中國最早成立的整形外科之一。1949年9月,由朱洪蔭教授領銜在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北大醫院創立了成形外科,這是中國建立的第一個整形外科,是現在北醫三院成形外科的前身。1963年3月成立了以成形外科為重點的綜合醫院,稱為北醫四院。1964年建立了成形外科研究室,這是衛生部批準成立的第一個整形外科研究室,同時被指定為全國整形外科培訓基地。1965年成形外科遷入北醫三院,成為北醫三院大家庭中的一員至今。2013年底,成形科(整形外科)獲得2013-2014年度國家臨床重點??平ㄔO項目。
有著60多年歷史的北醫三院成形外科(整形外科)技術力量雄厚,擁有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臨床和研究專業人才。成形外科現有61人,有正高職稱7人、副高7人、中級14人、初級及其他人員32人。其中,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2人、博士畢業14人、碩士畢業2人,擁有留學經歷的11人。多人在國家和市級的專業學/協會中任職,并擔任國內外各整形美容專業雜志的主編、編委。具體包括: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常委、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醫學美容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整形美容外科分會常務和亞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整形外科雜志》副總編輯,《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志》副總編輯等職。多人為國家級、市級、區級整形美容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成員。
作為整形外科疑難重癥診治中心,依靠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多學科協作的優勢,致力于各種整形外科的疑難與復雜手術。近年來又根據社會的實際需求,積極開展了各種美容外科項目,積累了大量美容整形手術的經驗,為眾多患者塑造了理想的外形。服務項目涵蓋整形美容外科和修復再造外科所有的領域,通過國際公認的手段和儀器對所有的整形美容問題都能提供最安全、可靠、先進、有特色的整形美容服務。其特色是理論基礎雄厚,基本功扎實,工作嚴謹細致。其宗旨是科技為本、精益求精,以竭誠滿足患者的需求為信念,集精英人才、精密設備、精湛技術、精美設計、精心服務于一體,為患者和求美者提供科學先進安全可靠的整形美容醫療服務。
幾代專家的艱苦創業和不懈努力造就了她輝煌的歷史和現在,在國內外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巨大的影響。其手術的精致和嚴謹的風格被譽為整形美容外科的學院派。秉承優良的傳統,中青年骨干層出不窮。每年數千例的手術使他們具有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其領先地位得到社會和學術界公認。作為國內著名的成形專業學科,三院成形外科出版了我國第一部整形外科專著《成形外科概要》,以及《實用成形外科學》、《中國醫學百科全書(整形外科學)》等專著十余部,在國內外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數百篇。
成形外科長期以來擔負著研究生培養任務、作為北京大學整形外科博士點及博士后流動站,已經培養博士研究生39人、碩士研究生70人、博士后3人,跨世紀培養人才2名,正在培養的博士生4人、碩士生4人。此外還擔負本科生、進修生、住院醫生的教學與培訓任務。1984年正式成為衛生部委托整形外科醫師培訓基地,每年舉辦兩期全國成形外科進修醫師班,由經驗豐富的整形外科專家進行專題授課,提高學員的理論及臨床水平,為國內培養了大量高水平的整形外科人才,為整形外科在國內普及和開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成形外科研究中心致力于組織移植、創面愈合和過度增生性瘢痕、組織轉化和干細胞相關組織工程學等領域的基礎和臨床研究,瘢痕組織相關因子及瘢痕相關基因的研究具國內先進水平。中心已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十余項,衛生部基金項目、教育部基金項目以及一些其他研究項目多項。目前正在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等研究項目。研究課題先后獲得國家中醫藥基礎研究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和北京市科技進步獎等獎項十多項。
1990年,成(整)形外科成立了醫療美容中心,二十多年來為廣大求美者提供了非常專業的醫療美容服務。2014年3月,融合了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皮膚科、口腔科及中醫科的優秀醫療資源,建立了新的醫療美容中心。整合多學科優勢的跨學科醫療美容模式,將為求美者提供更加全面優質的醫療美容服務。
北醫三院整形外科科室特色
北醫三院整形外科首先在我國開展了顱面外科手術、銅針治療海綿狀血管瘤、用鼻中隔粘膜軟骨修復眼瞼內葉缺損、用帶肋軟骨膜的肋軟骨再造頸段氣管、用各種肌瓣、筋膜皮瓣、復合瓣等進行全身各部位的修復與再造等一系列高難手術。在面裂、眼、耳、鼻等畸形、乳房和腹部整形、大面積組織缺損等方面經驗豐富、療效顯著。已能成功的實施以顱面外科、顯微外科技術、肌皮瓣技術為代表的各種高難度手術。瘢痕治療處于國內先進水平。目前,成形科手術針對不同人群分為整形外科和美容外科兩部分。
整形外科主要針對功能、外形有缺陷的患者,對其先天、后天缺損畸形的體表器官進行修復、重建。如:顱面先天畸形、唇、腭裂的修復,眼、耳、鼻、乳房、會陰部等器官的缺損再造,身體各部位的燒、創傷后的畸形矯正及功能恢復,體表腫物切除,各種瘢痕治療,易性癖(變性手術)治療。
美容外科主要是針對正常人群求美需求的美容手術,如:高顴骨、下頜角肥大去除,重瞼、隆鼻,隆胸,除皺,吸脂,增高,肢體塑形等。目前開展的小腿肌肉塑形、內鏡額顳部除皺技術效果可靠,并發癥少,已達國際水平,病人滿意度98%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神經內科為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重點發展科室,在康德瑄、李美琳等老一代專家的領導以及樊東升等新一代學科帶頭人不懈努力下,經過幾十年的奮斗,日益成長,不斷成熟,成績蜚然。該科在醫、教、研等許多方面都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部分領域趨于國際先進水平??剖以@得國家部委和北京市科技進步獎及優秀論文獎多項;獲“863計劃”、“973計劃”等國家重大項目科研基金近百萬元;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數百篇;有多人榮獲北京大學優秀教師稱號。該科的高干病房作為“全國青年文明號”單位,是全國醫療衛生系統的楷模之一。在硬件設施方面,除醫院所配置的CT、MRI、SPECT等各種世界一流的檢查設備外,科室還具有先進的經顱多普勒(TCD)、肌電圖、誘發電位、PLEEG無筆腦電圖等各種儀器,以輔助臨床更好地達到早期精確診斷的目的。目前,該科共有醫護人員60多名,其中,高級職稱以上人員11名,醫護人員中擁有博士學位者11名、碩士學位者7名、在讀博士、碩士研究生10余人??剖胰藛T年富力強、成員間專業互補,各有所長。全科擁有3個病房、近70張病床、年門急診量9萬余人次,是一個集臨床、教學和科研為一體的發展中的綜合學科。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泌尿外科成立于1958年,建院之初就已成為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獨立學科。經過幾代人近半個世紀的不懈努力,泌尿外科已發展成為集臨床、科研、教學于一體,國際知名、國內領先的泌尿外科中心。2011年泌尿外科門診量已經突破13萬人次,年住院量2200余人次,年住院手術量1636臺,門診手術量1624臺。北醫三院泌尿外科是醫院外科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泌尿外科國家臨床重點???、高等學校國家級重點學科,還是院級重點學科?,F任科主任馬潞林教授為北京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常委、北京醫學會泌尿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腎移植組組長,是國內一流的泌尿外科腹腔鏡、巨大疑難腫瘤診治及腎移植領域專家,技術精湛,具有豐富的臨床和教學經驗。
泌尿外科現有三個病區,床位95張,教授、主任醫師8人(包括博士生導師2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7人,主治醫師6人。下屬普通泌尿外科學、微創泌尿外科學、器官移植學、男性生殖醫學、泌尿生殖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尿控等多個專業組,學科覆蓋面廣,綜合實力雄厚。
北醫三院泌尿外科現任科主任,為我國知名泌尿外科專家馬潞林教授,擅長于泌尿外科疑難手術、腎移植和腹腔鏡手術?,F為博士生導師,現任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常委,腎移植學組組長,中華醫學會北京市泌尿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外科雜志》通訊編委,《中華泌尿外科雜志》常務編委,《中國微創外科雜志》副主編,中國醫師協會泌尿外科分會委員等職務?,F任科副主任姜輝教授為男科學學術帶頭人,現為博士生導師,現任中華醫學會男科分會候任主任委員,現任北京醫學會男科學分會主任委員,此外,還擔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男科專委會常委,中國性學會常務理事,核心期刊《中華男科學雜志》副主編,《中國男科學雜志》編委,《中國性科學》雜志副主編,SCI期刊《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通訊編委等職務。
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泌尿外科就率先開展難度較大的手術治療,尤其在根治性切除泌尿系腫瘤、男性不育癥診斷治療方面成績卓著??沙晒ν瓿砂螂兹谢?結)腸代膀胱術、巨大腎癌根治術,巨大的腹膜后腫物切除等泌尿外科疑難手術。上世紀八十年代,科室率先開展了膀胱鏡檢查,體外沖擊波碎石(EWSL),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TUR-BT)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UR-P)等。近年來,我院泌尿外科積極開展微創外科新技術。腹腔鏡手術成為常規術式,后腹腔鏡活體供腎切取、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和膀胱全切術形成了臨床特色。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輸尿管鏡碎石取石術均成為常規手術,內腔鏡診療水平居國內領先?,F在,我科已經全面進入微創外科模式。95%以上的手術,都是通過微創手術完成的。其中,腹腔鏡手術已經基本取代了絕大多數開放手術。
泌尿外科腹腔鏡泌尿外科手術一直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截至2011年12月,泌尿外科已成功完成腹腔鏡活體供腎切取術170余例,數量上居全國首位,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近年來,科室又開展了單孔與自然腔道腹腔鏡手術,目前已經成功完成的單孔腹腔鏡手術包括:膀胱癌根治術,前列腺癌根治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腎根治性切除術,腎上腺腫瘤切除術,和腎囊腫去頂術,均獲得了滿意的效果,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其他腹腔鏡手術包括:腎癌根治術、腎部分切除術、腎輸尿管全長切除術、腎盂輸尿管成形術、輸尿管切開取石術、腎上腺腫瘤切除術、腹膜后腫瘤切除術、腹膜后淋巴結清掃術,乳糜管結扎術,精索靜脈結扎術等。
目前,國家衛生部批準醫院泌尿外科為內鏡診療技術培訓基地,為北京市最早被批準的兩家基地之一。出版相關專著包括,主編《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學圖譜》(2007,人民衛生出版社),主譯《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圖譜》(2004,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及泌尿外科專著多部。并且參與編寫《泌尿外科內鏡診斷治療學》、《泌尿外科手術并發癥的預防與處理》等多部泌尿外科論著。2004年~2013年5月,泌尿外科成功舉辦了九屆(國家級)微創泌尿外科學習班,另外成功舉辦了兩屆腹腔鏡親屬供腎移植學習班和兩屆鈥激光經皮腎鏡學習班,還舉行了29屆泌尿外科腫瘤診療科主任研討班,3屆泌尿系結石診療科主任研討班,總計培訓學員3000人以上,學術影響遍及全國各地。
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楊文質、陳忠新和潘天明等知名教授的領導下,泌尿外科建立男科學專業組。后經多年的努力和發展,在醫、教、研等各項工作均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不僅設有男性健康門診及男科專家門診,并建有男科檢查室,男科實驗室,男科手術室等,在國內居于領先水平。2002年,在學科帶頭人姜輝教授的帶領下,發展擴大為男科診療中心,專業組醫師梯隊結構合理,力量雄厚。診療范圍包括男性不育,男性性功能障礙,性傳播疾病,前列腺疾病及其它男性生殖系疾病等。在以上各個方面,科室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先進的實驗室設備,能開展多項男性生育能力檢測的實驗,在全國學術界有重要影響。在科研方面,研究課題涵蓋勃起功能障礙、早泄、睪丸的生精障礙及精子的頂體反應,并且在支原體感染及一氧化氮對男性生殖的影響、農藥對男性生殖機能的損害、前列腺的組織化學及細胞化學、精子處理技術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取得豐碩成果。2010年男科專業門診量近4萬人次,多項診治技術在國內居于領先水平,如輸精管附睪管吻合技術等梗阻性無精子癥相關手術等;在男性不育、男性性功能障礙、性傳播疾病、前列腺疾病及其它男性生殖系疾病等方面,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全國學術界有重要影響。
泌尿外科器官移植水平一直處于國內領先地位,也是科室突出的臨床特色之一。在著名泌尿外科和器官移植專家馬潞林教授的領導下,腎移植術前配型、手術技術及術后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截止2011年12月,泌尿外科已累計完成腎移植1000余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01年以來,成功開展了同期胰腎聯合移植手術,共完成近30例,治療效果好。多年來,科室中已經培養出了一大批從事器官移植的專業人才,可以熟練地獨立完成腎移植手術。2002年至2004年,科室已經成功辦了三屆國家級器官移植學習班,2006年~2008年度舉辦了三屆國家級親屬腎移植學習班,培養了500余名臨床器官移植工作者。2006年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順利通過了衛生部組織的腎移植技術準入評審檢查,成為全國首批獲得腎移植資格的醫院之一。
此外,泌尿外科黃毅教授2002年去美國克利夫蘭學習回國后,在國內率先開展了有計劃放射粒子植入治療前列腺癌。利用直腸二維超聲及治療計劃系統制訂術中實時治療計劃,可以精確重建前列腺三維形態,準確設計粒子植入路徑、位置及數量,使放射粒子在腫瘤靶區的空間分布科學合理、劑量分布高度集中適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在國內率先開展此項技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2002年購進德國Wiest尿動力設備,按照國際尿控協會操作流程進行檢查,已為近兩千例的全國各地的各類患者進行了檢查,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形成了正規、成熟的操作流程,為臨床疾病的診斷治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泌尿外科非常注重學術學習,重視人才梯隊建設。每周二上午7點全科進行疑難病例討論并閱片查房,每周三上午7點30分護士讀書報告,每周四上午7點30分全科英文讀書報告。此外,在科主任馬潞林教授的帶領下,每周一、周四早7點至7點30分開始科室研究生教學查房??剖胰藛T的學術水平不斷提高,發表學術論文170余篇,在國外雜志上發表SCI收錄的論著20余篇,有關內腔鏡泌尿外科的文章120余篇。馬潞林教授主編《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學圖譜》(2007,人民衛生出版社),主譯《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圖譜》(2004,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及泌尿外科專著多部??剖抑饕蒲许椖堪ǎ簢易匀豢茖W基金2項,北京市自然基金1項,國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基金1項,北大985工程項目科研基金2項,國家973循證醫學基金1項,國家211項目基金1項,衛生部臨床重點資助項目3項,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資助項目3項,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科研基金3項,總金額近1000萬。
今天,泌尿外科已經躋身于國內一流臨床科室行列,下屬普通泌尿外科學、微創泌尿外科學、器官移植學、男性生殖醫學、泌尿生殖系腫瘤、泌尿系結石等多個專業組,學科覆蓋面廣,綜合實力強。相信在不遠的未來,在科室同仁的不懈努力下,泌尿外科一定能夠繼續蓬勃向上,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泌尿外科臨床科室。
北醫三院內分泌科由著名內科學家黃大有教授于1984年組織籌建,1985年正式成立,并且同時成為北醫系統中最早具有內分泌學科博士點的單位?,F有在職人員26人,其中教授、主任醫師2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4人,主治醫師7人,助理研究員1人;主管技師3人,技師1人;主管護師3人,護師2人,護士3人。在崗人員中,具有博士學位者8人,具有碩士學位者5人,所有高級職稱人員均在歐美國家學習1-2年以上,另有1名主管護師在美國Joslin糖尿病中心和香港接受過培訓。經過20余年的發展,內分泌科在臨床、科研及教學等各個方面與國內同級醫院相比都已具備一定的競爭實力。近5年來,學科有了長足的進步,有關胰島β細胞病理生理學、干細胞分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在國際上也有了一定的影響,已有多篇論文在國際SCI期刊上發表。2006和2007年,內分泌科被醫院評為優秀管理團隊。內分泌科長期承擔了大量的研究生、本科生、大專生、進修生等的教學任務。建科以來,共培養博士生12名、碩士生18名,尚有在讀博士生5名、碩士生7名。
醫療
2007年,內分泌科日均門診量達340人次以上,年住院人數563人次,平均住院日11.6天。糖尿病和甲狀腺疾病是臨床工作的重點,但內分泌科的疾病種類還包括下丘腦-垂體功能減退與亢進癥、甲狀旁腺功能減退與亢進癥、腎上腺功能減退與亢進癥、性腺功能減退與亢進癥、各種低血糖癥、肥胖癥、內分泌性高血壓、痛風與高尿酸血癥、骨質疏松癥與其它骨代謝疾病、多內分泌腺自身免疫綜合征、各種內分泌腺腫瘤等。
內分泌科實驗室開展多項糖尿病相關檢查項目,其中包括胰島素、C-肽、谷氨酸脫羧酶抗體、胰島細胞抗體、微量尿白蛋白排泄率、神經感覺定量測定等;與甲狀腺疾病有關的項目有甲狀腺功能和各種甲狀腺抗體測定,可滿足糖尿病和甲狀腺疾病的診治要求。此外,還開展皮質醇等其它檢查項目以及一系列的內分泌功能試驗項目。
教學
自1985年以來,共完成培養博士生12名、碩士生18名、尚有在讀博士生4名、八年制學博連讀生2名、碩士生5名。此外,共培訓進修人員100余人,每年承擔本科生、大專生及進修生的大課課程60學時左右。
師資力量:內分泌科是北醫系統中第一個擁有內分泌學科博士點的單位,也是國內較早建立內分泌學科博士點的單位?,F有在崗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4人。
教材編寫:主編《物理診斷學》和《實驗診斷的理論基礎和臨床意義》(黃大有教授),主譯《牛津臨床內分泌手冊》(洪天配教授),多位醫師參與編寫和翻譯出版了《內科學》(長學制教材)、《Joslin糖尿病學》、《哈里森內科學》(第15版中文版)、《胃腸病學》、《內科臨床進修指南》等教材。
獲獎情況:獲得北京大學醫學部和北醫三院優秀教師或先進個人10余人次。
科研
內分泌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干細胞分化研究、胰島損傷與功能重建的研究、糖尿病和橋本病的循證醫學研究、2型糖尿病相關基因研究等。建科以來,共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在Diabetes等SCI期刊上發表10余篇。內分泌科先后負責過各種國家級、部級、市級研究課題共20余項,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國家973計劃重大項目子課題1項、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子課題2項、“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子課題1項、北京市重大臨床研究專項子課題1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1項、教育部博士點基金3項、衛生部科研課題2項、美國紐約中華醫學基金2項、“211”工程建設項目2項、985 Ⅱ期北京大學糖尿病中心招標課題1項等。
成果及獎勵
李瓊芳教授于1987年、1988年曾兩次獲得北京市科技進步叁等獎,洪天配教授獲得1996年度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甲類)叁等獎。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耳科的相關介紹暫時空缺,我們正在拼命完善當中。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風濕免疫科成立于2006年10月,目前共有醫護人員14名,其中高級職稱3名,博士后1人,博士5人,碩士2名。編制床位12張,診治病種包括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各種脊柱關節?。ㄈ鐝娭毙约怪椎龋?、系統性紅斑狼瘡、硬皮病、多肌炎/皮肌炎、干燥綜合征、白塞病、各種系統性血管炎及纖維肌痛綜合征,復發性多軟骨炎等,診治水平在全國處于較先進行列??剖遗c檢驗科合作,目前能夠進行的相關檢查包括抗核抗體譜,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抗心磷脂抗體,β2糖蛋白1抗體,抗環瓜氨酸多肽抗體等,開展的研究和治療項目包括免疫吸附治療風濕免疫疾病,干細胞移植治療風濕免疫病,關節腔穿刺治療等等??剖椰F已設置周一至周五全天門診,并有專門的周末門診,盡量滿足患者需要。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皮膚科創建于1958年,歷屆學科帶頭人分別為王雙元教授、李世蔭教授、陳學榮教授、李鄰峰教授?,F任主任為徐敏麗副主任醫師。是教育部國家重點學科,博士點,國家住院醫師培訓基地,臨床藥理基地??剖夷壳皳碛姓淌?名,正主任醫師6名,副教授4名、副主任醫師9名。先后培養博士生30余名,碩士生數十名。2001年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人民醫院皮膚科聯合成立北京大學皮膚性病防治中心。
專業特色:
?。ㄒ唬╅_展皮膚腫瘤專業門診,建立皮膚腫瘤資料庫。
?。ǘ裾钇ぱ准斑^敏性疾病,該專業處于國內領先,國際知名水平。出版《特應性皮炎》《濕疹皮炎的發病機制》《濕疹皮炎的臨床診斷》《濕疹皮炎的治療》《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在皮膚科的應用》《接觸性皮炎與皮膚變態反應》等多部專著,在過敏性皮膚病分類診斷治療方面有獨到見解,發表該領域英文SCI論文30余篇。每年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全國接觸性皮炎與皮膚變態反應學習班”。
?。ㄈ└腥拘云つw病他們在感染性皮膚病上做出了顯著成績,成功治療許多深部真菌感染及少見細菌感染性皮膚病,在著名雜志《柳葉刀》上發表多篇論文,引起同行密切關注。淺部真菌病更是幾十年一直專注的課題,獨立的二級生物安全真菌實驗室,發現命名新的真菌菌種。
?。ㄋ模┕鈩恿χ委熑〉蔑@著成效,已成功治療數百例尖銳濕疣患者,百例甲周疣患者,越來越多患者慕名而來。
?。ㄎ澹┢つw病理 已有幾十年歷史資料,為臨床正確診斷和治療提供了重要證據
?。┿y屑病治療的窄譜UVB,白癜風治療的表皮移植術,激光去紅、去黑、脫毛、嫩膚都有多年的經驗和資料
?。ㄆ撸╅_展慢性痛癢分類診斷與治療,開展瘙癢專病門診。
?。ò耍╅_展脫發專業門診
北醫三院介入血管外科成立于2006年10月,它是由原血管外科和放射介入專業組合并組成的。
1986年李選教授建立介入放射學組,完成了大量醫療、教學及科研任務,并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在系列性實驗與臨床研究后,提出了熱化療栓塞治療肝癌的新概念,在國內首先開展了肝癌的多種帶藥微球及無痛性肝動脈栓塞治療,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了生存期。在國內首先報道了外周動脈梗阻性疾病的支架治療、腎動脈閉塞的介入治療,首先提出急診介入治療概念,并最先、最全面地開展了這項技術。脊柱CT介入診治技術也是處于國內外領先地位。此外,還開展了神經介入治療、主動脈介入治療等工作?!案伟┑乃幬飳蛑委熂熬C合治療方案”的研究榮獲1995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完成了國家“九五”攻關課題“外周動脈支架的研究”,發表論著60余篇,獲北京市及全國青年優秀論文獎5篇,中華放射學雜志優秀論文獎1篇。
北醫三院血管疾病專業組始建于1990年,董國祥教授首先開展了外周血管疾病的診治工作,這在北京乃至全國均是較早的。經過十年的努力,治療范圍不斷擴大,治療水平尤其是在靜脈疾病的治療方面始終處于業內領先地位。2001年血管外科獨立后,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董國祥教授的帶領下,血管外科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科室規模不斷擴大,對周圍血管疾病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對多種疾病的治療方法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良好療效,受到了業界的好評。目前,不但可以治療各種常見外周動、靜脈疾病,而且在靜脈血栓、難治性動脈供血不全、下肢靜脈曲張、Cockett綜合征、雷諾病等多種疾病的治療上處于國內、外領先水平。
2006年,強強聯合,血管外科和介入科合并成立介入血管外科。在董國祥教授、李選主任的帶領下,進一步加強科室標準化建設,確保醫療質量、提高治療水平,開展了與其他兄弟科室的交流、協作,擴大了介入治療的診治范圍。目前開展的介入治療項目涵蓋了各個領域(除心臟外)。同時,通過手術與介入技術的結合,在國內最早開展了一系列新的治療方法。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鼻科的相關介紹暫時空缺,我們正在拼命完善當中。
北醫三院胸外科業務技術全面,以微創胸外科手術及胸部腫瘤外科治療為特色,全體醫護人員共同努力,一切醫療服務均以病人為中心??剖壹夹g力量雄厚,有著豐富的診療經驗和大量的疑難病例資料,擁有胸腔鏡、纖維支氣管鏡及胃鏡等先進設備。全科醫務人員以熱情優質的服務與良好的醫德醫風,歡迎每一位患者的到來,也歡迎來胸外科進修學習、參觀訪問的全國各地同道。
北醫三院胸外科開展微創手術(胸腔鏡、腋下小切口、縱隔鏡、支氣管鏡及食管鏡的診斷及治療),胸部腫瘤外科治療(肺、食管、賁門、縱隔腫瘤及肺轉移瘤等),以及胸部腫瘤程序化規范性綜合治療、肺減容手術、多發與巨大肺大皰、重癥肌無力、食管賁門良性疾?。ㄊ彻芰芽尊?、賁門失弛癥等)、支擴和各種胸部疑難雜癥的診斷與外科治療。同時開展(支)氣管與食管記憶金屬支架置入,食管癌狹窄及食管手術后吻合口狹窄擴張等。大器官移植(肺或心肺聯合移植、氣管移植等)是今后臨床和科研努力發展的方向。
歡迎各地患者前來就醫垂詢,歡迎各地醫生前來進修學習、參觀訪問。
北醫三院胸外科特色醫療服務
在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下,開展多種特色醫療服務。
一、專業特色
1、肺癌的診斷與治療:采用系統化、程序性、規范綜合診斷治療技術,努力做到“三早”,提高了診斷成功率。同時,綜合運用各種現代胸外科治療手段,努力提高肺癌手術切除率,開展高難度手術,降低圍手術期并發癥。特別對于晚期(Ⅲa——Ⅲb期)肺癌采用新輔助治療手段,使更多的病人進入到手術組來,極大地提高了生存期,改善了生存質量。
2、食管和賁門癌治療:科室食管癌、賁門癌患者手術切除成功率處于國內先進水平;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國內平均水平。部分侵犯主動脈外膜或氣管的食管癌患者等為從外院轉診來的疑難病例
3、各種縱隔腫瘤手術治療:科室對難度較大的手術如上腔靜脈或無名靜脈重建,具有較豐富的經驗。
4、胸腔鏡手術:于1992年在國內率先開展電視胸腔鏡手術,手術例數,尤其是手術種類和手術難度上一直保持國內領先地位
5、開展肺減容手術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胸外科為全國最早開展并探索此手術的單位之一。
二、服務范圍
目前,北醫三院胸外科治療疾病的范圍可分為以下四類:
1、肺部及胸膜疾患,包括:肺癌、肺轉移瘤、各種肺部良性腫瘤、支氣管擴張癥、肺結核、自發性氣胸、膿胸、各種胸膜腫瘤等。
2、食管及賁門疾患,包括:食管癌、賁門癌、各類食管良性腫瘤、各種食管憩室、賁門失馳援癥、食管裂孔疝、返流性食管炎、食管良性狹窄等。
3、縱隔疾病,包括:良惡性胸腺瘤、胸內甲狀腺腫、縱隔畸胎瘤、縱隔纖維瘤、縱隔神經源性腫瘤及各種縱隔囊腫等。
4、各種胸部外傷
三、醫療水平
北醫三院胸外科相當一部分手術難度較大,如氣管袖狀切除、隆突成形、肺門巨大腫瘤切除、肺葉袖狀切除及肺動脈成形、上腔靜脈重建、無名靜脈重建等,均取得了滿意的療效。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低,手術死亡率低于2%。各病種平均住院日為19~25天,床位使用率為100%??剖艺w醫療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全年無事故, 無重大差錯, 無醫療糾紛。
心血管外科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心臟血管疾病的診斷和外科治療。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心血管外科是一個建立在全新理念上的高技術專業學科。以人為本,病人至上是他們最基本的宗旨。努力捍衛生命的尊嚴和重塑健康生活是他們永恒的追求。高技術設備、高素質醫護人員和北京大學第?醫院的整體技術優勢構成了先進的心血管疾病醫療平臺。
科室結構包括:心血管病外科病房、術后監護病房和輔助循環三個部門。心外科病房位于外科樓六層。監護病房位于外科樓五層。心臟外科專用手術室和體外循環準備是位于外科樓二層。外科病房規格高、環境好而且收費低。手術室和熟后監護病房設備國際一流。人員分工為:心血管外科手術醫師、圍手術期監護醫師、輔助循環灌注醫師和心血管外科??谱o士。各部門分工明確、業務精湛、合作嚴密,為醫療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臨床業務范圍涵蓋除新生兒手術以外的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瓣?疾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大血管疾病、肺動脈栓賽和各種終末期心臟病的外科手術治療。所開展手術包括:各種常見先天性心臟病矯治、各種類型的心臟瓣膜成形及瓣膜置換、各種形式的冠狀動脈旁路移植、心室成形、心臟腫瘤切除、大動脈疾病的介入治療、各種術式的主動脈置換、肺動脈切開取拴、循環輔助及人工心臟和心臟移植。
在開展臨床醫療工作的同時,還承擔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學生、研究生的臨床教學和科學研究。在臨床醫療及科研領域與國內外機構及學者開展了廣泛和卓有成效的合作。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咽喉科的相關介紹暫時空缺,我們正在拼命完善當中。
腫瘤化療與放射病科的前身是放射病科(原103教研組-放射醫學臨床教研組),成立于1960年8月,她是當時北京醫學院新成立的第一專業(放射醫學專業)的臨床部分?;A部分(101)設在醫學院基礎部,衛生部分(102)設在衛生系。該專業當時為保密專業,103建制在北醫三院,成立后歷經組織上的調整,于1986年改名為放射病科。
在我國核電事業日益發展的情況下,結合三院的具體情況,結合腫瘤化療開辟了另一臨床專業工作。1993年5月經上級批準,正式成立腫瘤化療與放射病科,含研究室),并由職業病研究中心獨立出來,成為三院獨立的臨床科室。
為了學科的發展和病人的需要,為加強協作,三院決定腫瘤化療放射病科和放療科共同組成腫瘤治療中心,于2001年4月正式成立。
為防范核恐怖事件的發生,2003年北京市衛生局確定北醫三院為市輻射損傷醫療救治基地。2005年國家發改委批準,于2006年10月北醫三院成立了國家核輻射損傷醫療救治基地臨床部。
自2001年腫瘤治療中心成立以來,隨著床位的增加,科室隊伍不斷壯大,同時科室也注重人才培養,梯隊建設,化療科的醫護人員增加到33名,其中研究員1人,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4人,主治醫師5人,住院醫師2人,主管技師1人,助理研究員1人,技術員2人,護士14人。取得博士學位5人;取得碩士學位6人,在讀研究生3人。顯而易見,腫瘤化療與放射病科已經形成了一支年輕的、富有活力的干部隊伍。
放射病方面工作:主要從事放射性工作人員健康體檢、急慢性放射病的臨床診治工作及核與輻射事故急救中心及基地建設。2007年被批準為北京市第一家具有放射性工作人員體檢資質的單位,近幾年體檢量逐年增加,平均每年6000人次左右。
腫瘤化療方面工作:腫瘤化療專業經過二十余年的臨床實踐及學習,醫護人員的理論及實際水平、服務質量不斷提高,收治的腫瘤患者較開始增加了5倍以上。于2001年被批準為腫瘤專業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放射病與腫瘤化療的結合促進了學科發展,臨床和科研工作都得到了社會和同行的認可。
腫瘤化療專業現分為三個小組,即消化道腫瘤組、乳腺癌組、肺癌組,與放療科、消化內科、普通外科、介入血管外科、放射科、核醫學科、病理科緊密合作,已形成了治療各種實體瘤的一套完整的規范程序,完成并總結了十項臨床研究,在大腸癌肝轉移的預防及治療、乳腺癌的內科治療、肺癌的姑息治療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發表論文五十余篇。
門診量逐年遞增,2013年全年門診量達到27273,出院人數逐年增加、床位使用率100%、平均住院日也在逐年縮短2013年達到8.7天。
教學工作
承擔醫療系、衛生系本科生講課以及清華有關專業本科生急慢性放射病講課;多次參辦核及輻射事故醫學應急救治培訓班,2010年為北京市舉辦放射性疾病的診斷治療培訓班,2013年8月主辦北京市放射性工作人員健康體檢規范培訓班。
2005年開始承擔藥學院本科生腫瘤學總論及實習課程;2007-2011年共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三次,第一次全國消化系統早期診斷和綜合治療培訓班(國家繼續教育項目)。2010年及2011年舉辦了兩次乳腺癌分子病理和綜合治療進展學習班(國家繼續教育項目)。
研究生培養:自70年代后期與職業病科和102分別共同申請成立了職業病和放射醫學碩士研究生培養點,培養了放射醫學碩士研究生共12人,腫瘤專業成立后共培養腫瘤學碩士研究生15人,與其他單位聯合培養博士生4人。
科學研究
80年代以后研究室以造血系統損傷與修復(特別是造血干細胞及臍帶血的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生物劑量方法探討、腫瘤標記物的篩選和某些腫瘤病種發病機制的研究(如乳腺癌等)為主要研究方向。全科共發表論文230余篇,主編、主譯和參編、參譯的著作共15部。曾承擔過國家七五攻關的部分課題;從自然科學基金會、衛生部、北京市、北京大學醫學部和北醫三院不同層面的有關科研課題,獲得了一定的基金資助。近5年來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部級基金4項,行業基金子項目一項,院內種子基金6項,院內聯合基金3項。
現在,腫瘤化療科已步入中年,回顧他們走過的路,值得驕傲,也值得深思,今后還有更長的道路要走,展望未來,充滿信心,他們會團結一致,在這撒滿陽光的路上共創二十一世紀新的輝煌。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婦產科是中國大陸第一例試管嬰兒誕生地。2004年成為北京市首批成立的五家產前診斷機構之一,經過10余年努力,目前已成為國內一流的母胎醫學中心。產科于2010年獲得衛生部重點??平ㄔO項目,并成為北京市海淀區危重孕產婦及圍產兒轉診救治中心,同時作為區域醫療中心接收來自全國各地轉診的疑難及危重孕產婦,每年舉辦危重孕產婦救治及助產培訓班,為周邊省市培養技術骨干2000余人。
北醫三院產科在國內較早開展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從孕前、產前全方面關注母嬰健康。產前診斷中心積極開展各種產前診斷技術,包括胎兒核磁共振檢查、絨毛活檢術、羊水穿刺、經腹臍帶血穿刺以及胎兒鏡下先天性遺傳性疾病的診斷性活檢等技術。2014年該院的產前診斷病例總量居北京市首位。自2014年申請開展臨床高通量測序技術(即無創產前檢查技術)并獲得國家衛計委批準。
近年來該院雙胎及多胎妊娠患者逐年增多,從2008年起,產科在國內率先開展了胎兒鏡宮內手術,針對雙胎輸血綜合征(TTTS)、選擇性胎兒生長受限(SIUGR)、雙胎之一嚴重畸形等復雜性雙胎開展臨床研究,目前已成功完成了百余例胎兒鏡下胎盤血管激光凝固術及500余例多胎妊娠減胎手術,包括早、中孕期的氯化鉀減胎術、中孕期胎兒鏡下臍帶結扎術、射頻消融減胎術等,現已成為我國最大的胎兒疾病診治中心之一,在復雜性雙胎的治療領域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作為北京市海淀區危重孕產婦及圍產兒轉診救治中心,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產科近三年平均每年分娩量5000人次,在北京市各綜合醫院中位居首位,每年接受外院產前診斷轉診2400余例,產科合并癥高危轉診600余例,2014年上報北京市極危重癥孕產婦病例120余例,在疑難及危重孕產婦救治、降低孕產婦死亡率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針對剖宮產再孕患者的增多,產科開展了關于胎盤植入及兇險性前置胎盤的臨床研究,成立了專門的胎盤植入研究小組,自主創新,探索出新的減少術中出血的子宮縫合方法,并組成了由婦產科、泌尿外科、血管介入、麻醉及危重醫學等多科室協同作戰的胎盤植入圍術期處理團隊,對這一嚴重威脅孕產婦生命的產科并發癥發起挑戰,目前在該疾病的診斷及治療領域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泌尿外科于八十年代在楊文質、陳忠新和潘天明等知名教授的領導下建立男科,后經多年的努力和發展,擴大為男科診療中心。在醫、教、研等各項工作均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國內居于領先水平。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男科診療中心下設男性健康門診及男科專家門診,并建有男科檢查室,男科實驗室,男科手術室等。男科診療中心的診療范圍為男性不育;男性性功能障礙;性傳播疾??;前列腺疾病及其它男性生殖系疾病等。在以上各個方面,男性病??茡碛胸S富的臨床經驗,先進的實驗室設備,能開展多項男性生育能力檢測的實驗,在全國學術界有重要影響。
在科研方面,男性病??圃诓鸸δ苷系K、早泄、睪丸的生精障礙及精子的頂體反應,支原體感染及一氧化氮對男性生殖的影響、農藥對男性生殖機能的損害,前列腺的組織化學及細胞化學的研究,精子處理技術的研究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并發表了數十篇論文
在教學方面,男性病??婆囵B了多名男科研究生,并培養了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男科醫師
腫瘤化療與放射病科的前身是放射病科(原103教研組-放射醫學臨床教研組),成立于1960年8月,她是當時北京醫學院新成立的第一專業(放射醫學專業)的臨床部分?;A部分(101)設在醫學院基礎部,衛生部分(102)設在衛生系。該專業當時為保密專業,103建制在北醫三院,成立后歷經組織上的調整,于1986年改名為放射病科。
在我國核電事業日益發展的情況下,結合三院的具體情況,結合腫瘤化療開辟了另一臨床專業工作。1993年5月經上級批準,正式成立腫瘤化療與放射病科,含研究室),并由職業病研究中心獨立出來,成為三院獨立的臨床科室。
為了學科的發展和病人的需要,為加強協作,三院決定腫瘤化療放射病科和放療科共同組成腫瘤治療中心,于2001年4月正式成立。
為防范核恐怖事件的發生,2003年北京市衛生局確定北醫三院為市輻射損傷醫療救治基地。2005年國家發改委批準,于2006年10月北醫三院成立了國家核輻射損傷醫療救治基地臨床部。
自2001年腫瘤治療中心成立以來,隨著床位的增加,科室隊伍不斷壯大,同時科室也注重人才培養,梯隊建設,化療科的醫護人員增加到33名,其中研究員1人,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4人,主治醫師5人,住院醫師2人,主管技師1人,助理研究員1人,技術員2人,護士14人。取得博士學位5人;取得碩士學位6人,在讀研究生3人。顯而易見,腫瘤化療與放射病科已經形成了一支年輕的、富有活力的干部隊伍。
放射病方面工作:主要從事放射性工作人員健康體檢、急慢性放射病的臨床診治工作及核與輻射事故急救中心及基地建設。2007年被批準為北京市第一家具有放射性工作人員體檢資質的單位,近幾年體檢量逐年增加,平均每年6000人次左右。
腫瘤化療方面工作:腫瘤化療專業經過二十余年的臨床實踐及學習,醫護人員的理論及實際水平、服務質量不斷提高,收治的腫瘤患者較開始增加了5倍以上。于2001年被批準為腫瘤專業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放射病與腫瘤化療的結合促進了學科發展,臨床和科研工作都得到了社會和同行的認可。
腫瘤化療專業現分為三個小組,即消化道腫瘤組、乳腺癌組、肺癌組,與放療科、消化內科、普通外科、介入血管外科、放射科、核醫學科、病理科緊密合作,已形成了治療各種實體瘤的一套完整的規范程序,完成并總結了十項臨床研究,在大腸癌肝轉移的預防及治療、乳腺癌的內科治療、肺癌的姑息治療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發表論文五十余篇。
門診量逐年遞增,2013年全年門診量達到27273,出院人數逐年增加、床位使用率100%、平均住院日也在逐年縮短2013年達到8.7天。
教學工作
承擔醫療系、衛生系本科生講課以及清華有關專業本科生急慢性放射病講課;多次參辦核及輻射事故醫學應急救治培訓班,2010年為北京市舉辦放射性疾病的診斷治療培訓班,2013年8月主辦北京市放射性工作人員健康體檢規范培訓班。
2005年開始承擔藥學院本科生腫瘤學總論及實習課程;2007-2011年共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三次,第一次全國消化系統早期診斷和綜合治療培訓班(國家繼續教育項目)。2010年及2011年舉辦了兩次乳腺癌分子病理和綜合治療進展學習班(國家繼續教育項目)。
研究生培養:自70年代后期與職業病科和102分別共同申請成立了職業病和放射醫學碩士研究生培養點,培養了放射醫學碩士研究生共12人,腫瘤專業成立后共培養腫瘤學碩士研究生15人,與其他單位聯合培養博士生4人。
科學研究
80年代以后研究室以造血系統損傷與修復(特別是造血干細胞及臍帶血的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生物劑量方法探討、腫瘤標記物的篩選和某些腫瘤病種發病機制的研究(如乳腺癌等)為主要研究方向。全科共發表論文230余篇,主編、主譯和參編、參譯的著作共15部。曾承擔過國家七五攻關的部分課題;從自然科學基金會、衛生部、北京市、北京大學醫學部和北醫三院不同層面的有關科研課題,獲得了一定的基金資助。近5年來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部級基金4項,行業基金子項目一項,院內種子基金6項,院內聯合基金3項。
現在,腫瘤化療科已步入中年,回顧他們走過的路,值得驕傲,也值得深思,今后還有更長的道路要走,展望未來,充滿信心,他們會團結一致,在這撒滿陽光的路上共創二十一世紀新的輝煌。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皮膚科創建于1958年,歷屆學科帶頭人分別為王雙元教授、李世蔭教授、陳學榮教授、李鄰峰教授?,F任主任為徐敏麗副主任醫師。是教育部國家重點學科,博士點,國家住院醫師培訓基地,臨床藥理基地??剖夷壳皳碛姓淌?名,正主任醫師6名,副教授4名、副主任醫師9名。先后培養博士生30余名,碩士生數十名。2001年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人民醫院皮膚科聯合成立北京大學皮膚性病防治中心。
專業特色:
?。ㄒ唬╅_展皮膚腫瘤專業門診,建立皮膚腫瘤資料庫。
?。ǘ裾钇ぱ准斑^敏性疾病,該專業處于國內領先,國際知名水平。出版《特應性皮炎》《濕疹皮炎的發病機制》《濕疹皮炎的臨床診斷》《濕疹皮炎的治療》《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在皮膚科的應用》《接觸性皮炎與皮膚變態反應》等多部專著,在過敏性皮膚病分類診斷治療方面有獨到見解,發表該領域英文SCI論文30余篇。每年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全國接觸性皮炎與皮膚變態反應學習班”。
?。ㄈ└腥拘云つw病他們在感染性皮膚病上做出了顯著成績,成功治療許多深部真菌感染及少見細菌感染性皮膚病,在著名雜志《柳葉刀》上發表多篇論文,引起同行密切關注。淺部真菌病更是幾十年一直專注的課題,獨立的二級生物安全真菌實驗室,發現命名新的真菌菌種。
?。ㄋ模┕鈩恿χ委熑〉蔑@著成效,已成功治療數百例尖銳濕疣患者,百例甲周疣患者,越來越多患者慕名而來。
?。ㄎ澹┢つw病理 已有幾十年歷史資料,為臨床正確診斷和治療提供了重要證據
?。┿y屑病治療的窄譜UVB,白癜風治療的表皮移植術,激光去紅、去黑、脫毛、嫩膚都有多年的經驗和資料
?。ㄆ撸╅_展慢性痛癢分類診斷與治療,開展瘙癢專病門診。
?。ò耍╅_展脫發專業門診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康復醫學中心隸屬于北京大學運動醫學研究所,自其成立以來,集醫、教、研為一體,逐漸規范和完善醫療體系,率先在國內開展了運動創傷康復、骨科康復、心肺康復、神經康復,并建立了康復治療與功能重建手術相結合為特色的新型學科模式,使得中心成為全國康復界的一面旗幟。
中心在全國率先開展“骨科康復一體化”,在運動創傷,骨科康復、尤其是骨科圍手術期的康復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中心病房床位數及工作人員數在北京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排名第一?,F有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3人,主治醫師3人,住院醫師1人,主管治療師7人,治療師18人,主管護師2人,護士7人??剖胰藛T梯隊愈來愈去驅向合理化。承擔部委級科研基金多項,并獲部委級科學進步獎多項,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編輯出版專著及教材多部??祻歪t學中心康復外科病房現有20張床位,時刻關注國際康復醫學的發展,結合國內康復醫學的發展,引進國際上先進的康復治療儀和功能訓練器械,使其成為擁有世界先進水平治療設備的康復基地。
康復醫學中心積極開展國際和國內交流,于1998年與荷蘭HVA大學合作,建立起中—荷康復醫學及培訓中心,得到兩國政府的重視與支持,荷蘭科教文大臣赫爾曼先生親臨康復醫學中心為中心揭牌。2006年第一批成為北京市康復醫學住院醫師培訓基地單位并率先接受住院醫師培訓。截至目前康復醫學中心共培養博士生5名,碩士研究生9名。荷蘭專家定期到中心教學,傳授世界最新康復醫學知識及技術;康復醫學中心人員定期到荷蘭進修,HvA大學學生分批到康復醫學中心實習。在國內,中心每年定期舉辦全國骨科康復學習班及康復醫學進修班,在國內康復界傳播及交流康復治療和管理經驗,推動了國內康復醫學的發展。
中心在國內率先提出骨科―康復一體化的理念,在北醫三院內開展了骨科、運動損傷圍手術期康復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得到廣大骨科和運動醫學醫師的贊同,現正力求在全國推動這一理念的建立。
可咨詢
服務人次 340
好評率(98.9%)
擅長:心力衰竭、急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心臟病、暈厥、長QT綜合征、心肌病、糖尿病、高脂血癥
服務人次 0
好評率(--%)
擅長:擅長常見急危重癥的診斷、治療。
服務人次 25
好評率(90.0%)
擅長: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血管病癥、動脈硬化閉塞癥、高脂血癥
服務人次 0
好評率(--%)
擅長:高血壓、頑固性高血壓、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高脂血癥、心血管疾病、抑郁癥
服務人次 1
好評率(--%)
擅長: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高脂血癥、心血管疾病
服務人次 0
好評率(--%)
擅長: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
查看更多心血管內科信息>>